壽禮俗信

    壽禮俗信是在民間信仰的基礎上產生的。它以一定的社會基礎、文化基礎以及民族、方言等自然條件作為俗信產生、發展、完善的先決條件。人們渴望長壽,希望通過各種方法、手段得以長壽,就把這種美好的願望與相應的基礎結合起來,形成與完整了壽禮俗信文化,並將它貫穿在人的一生中。比如,人剛剛出生,在孩子“三朝禮”中的“開葷”儀中,人們就祝願孩子能夠長壽。祝詞唱曰“吃了酒,福祿壽”,就是這種美好祝願的表白,因而也成為“三朝禮”俗中的固定用語,被一直沿襲下來。在滿月禮時,人們給孩子戴“長命索”和“長命鎖”成為重要儀程,千百年來被人們所遵循。百晬禮純粹是一種祝願孩子長命百歲的禮儀活動。周歲禮既是對“生”的總結禮儀,又是祝願孩子能夠長壽的禮儀。周歲禮後的禮儀也很多,一直到人的老死為止,“長壽”這一理念始終沒有斷過,即便是人死了以後,人雖然在陽間不存在了,但還活在陰間,因此就產生了做“冥壽”的習俗。相對“陽壽”而言,冥壽又被稱做“陰壽”。做“冥壽”習俗是在祖先亡故以後的逢“十”之年舉行,子孫們要設神像或神位於堂中,對像行以“壽禮”,並設壇請僧道誦經禮懺,以表後人的孝念之心。做冥壽時親朋好友們有送紙紮的,也有登堂拜祝的。

    人們把壽看得很重,都想長壽,所以也把祈盼長壽作為人生的主要內容。如俗語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也就是說,再好的死法也不如賴活著。在這樣的追求下,又產生了各種祈盼長壽的禮俗和與之相應的忌諱。比如有些地區,人們害怕孩子不能長壽,就在孩子十歲生日的時候,由孩子的外婆家給孩子做生日,民間稱為“愛子壽”。人在婚娶以後,到了二十歲生日時,由嶽家為女婿做壽,稱做“親婿壽”。此俗的民間說法是生怕女婿壽夭後女兒要守寡。我國民間一直信仰陰陽太極學說,在這一文化思想的影響下,產生了“做九不做十”的習俗。民間認為,十全為滿,滿則招損,恐怕逢十做壽會損去陽壽,所以,在每逢十的整數時,隻在虛歲九的那年做壽。但也有人認為,九是陽數,十是陰數,男屬陽,女屬陰,因此又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說法,不能陰陽相犯,要陰陽各入其位。有的地方又因方言之嫌認為十和九與賊和鳩諧音,故而又有逢九逢十都不做壽的忌諱,要在跳過這兩個數字以後才能做壽,便產生了六十六歲做壽的習俗。這樣一來,既避過了十和九的忌諱,又討得了六六順的口彩。民間又有四十不做壽的習俗,因為“四”與“死”諧音,人們忌諱死,因此避四,是祈求長壽思想的進一步體現。

    人們在祈盼長壽的過程中,又在不斷地去尋找著各種能使人長壽的途徑。民間認為,行善積德可以使人延年益壽。扶貧濟弱、修路補橋就是一種善事,也是積德的事情。修路補橋既是行善之事,又是一種體力勞動,勞動則可使人健康長壽,所以民間的這種長壽俗信也是不無道理的。長壽從辯證觀念來看,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是身體健康,使人長壽;一是由於善舉被當世之人稱頌,為後世之人留下名望而流芳百世。這樣的人死了以後,也可視為“長壽”。如扶貧濟弱,修路補橋,既是善事,又可為自己“長壽”樹立豐碑,這是民俗中因果關係理念在“壽”的方麵的具體體現。人們同時又認為,燒香禱告、廟觀施舍、供佛放生、誦經禮懺、抄寫經卷等,也都是善舉和積德之功,都可以增壽。其實,誦經禮懺、抄寫經卷,本身就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不僅是釋道兩教的修身思想理念,也是世俗養性的理念,同時也是醫家所提倡的養性之法。在這些增壽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又將這種思想融入生活中,如舊時壯族的不少地方,凡人一過五十,每家都備有“壽米缸”,將米盛入缸中,並不能使之斷了,以表延年益壽之意。每年一到口嚐新節時,兒女們都要選出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稱其俗為“添壽”,也叫做“養缸”。缸裏的米平時是不能動用的,隻有在做壽時才能從缸中舀出一些,煮成米飯,敬獻給老人,表示兒女們祝願老人能夠健康長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