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婚宴也有許多講究。開婚宴之前,堂屋門上要有一幅加有橫批的對聯。堂屋中要高懸一盞方形彩燈,彩燈四麵分別繪上或書寫上“鸞鳳和鳴”、“觀音送子”、“狀元及第”、“合家歡樂”。堂屋的香案上要點燃一對碩大的大紅喜燭。兩邊對座的牆上要貼“陪對”一幅。後麵的“金牆”上要貼“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這六個字的寫法是:自上而下直寫,書寫時,天要平,即“天”字的兩橫一定要寫平,不能有斜,更不能彎曲;地要寬,即“地”一定要寫得寬一些,不能窄;君不開口,就是“君”字下麵的“口”字四周一定要封閉,不能有一絲縫隙;親不閉目,就是繁體“親”字右麵的“見”字,不能把“目”字的最後一橫完全封閉;“師”無一撇,要寫成“□”。這一書寫要求的意思是:天平地寬,君不開口親睜眼,師則無偏。

    新房的門框上也要貼帶有橫批的對聯一副。橫批多采用“鸞鳳和鳴”四字,以求夫妻和好。門窗上都要貼大紅雙喜。四角要貼上剪紙的蝴蝶圖案,以表示蝶戀花。新房正中掛彩燈,四壁掛字畫,表示新婚燕爾,畫堂情侶。男家各個房門都貼一個喜字,表示處處喜,喜滿門,喜滿家。

    喜筵開始前,應騰出堂屋,這裏是宴請“大親”(又叫上親、高親,就是新娘的伯父、叔父)的地方,也是婚宴的主席。座位上首右邊的席位是新娘的尊長、新郎的尊長,即父親或舅在上首左邊席位作陪。其餘人依其尊卑長幼依次排定。

    新房內也有一席,是宴請新娘女尊長的,新郎的女尊長,即母親或妗子作陪。

    座位排定後,儐相宣稱動樂鳴炮開宴。新郎此時要先到上席去敬酒並有祝酒詞。之後,廚房上第一道菜,婚宴開始。

    婚宴所上酒菜是一樣的,唯有男大親和女大親的席上多一道清蒸肘子,其意是表示若有不周,請大親見諒。

    喜筵結束後,大親又退到“退堂屋”休息,當堂屋清理後,大親就該告辭。男家在這時要“打發”一些諸如衣料、鞋襪之類的東西,講究的還有送紅包的。送大親要鳴炮動樂,送出村口,以示敬重。新郎的父親是送大親的主角。

    結婚習俗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婚俗由來已久,傳統的婚典禮儀是在《周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歲月中,各民族、各地區又結合自己的文化特點不斷產生新婚俗習慣,最終形成了我國一套完整的中華民族婚俗禮儀。但這些都散落在各地區、各民族之中。《桃花女鬥法》這部傳奇小說所載的婚俗為我國民間婚俗提供了一個可參照的藍本,所以有必要將該書所描寫的婚俗內容作以介紹。

    金童、玉女這二位神仙故事的大量出現,是在宋元以來的戲曲中,成為神仙戲中的重頭戲,宋元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戲《金童玉女傳奇》。元代賈仲明的《鐵拐李度金童玉女》的雜劇中所講述是:在王母的蟠桃會上,金童玉女有了思凡之心,被王母謫下凡去,結為夫妻,後王母又命鐵拐李將其二人度脫歸真。明初的劉兌在他的《金童玉女嬌紅記》中說:金童玉女是因思凡被謫下凡界的,在凡間,金童叫申純,玉女叫王嬌娘,二人偶然相遇後便產生了愛慕之情,但遇挫折,未能結為夫妻,都患上了相思病,神婆為他二人占課,認定他們應當是夫妻,能夠成親。此時,仙女董雙成來到二人麵前,說他們是金童玉女下凡,現在業緣已滿,理當歸天,他們最終還是沒有結為夫妻。在諸多有關金童玉女的神話劇中,元代李好古的《張生煮海》中說:書生張羽與龍女瓊蓮相愛後結為夫妻,後來東華仙人接引二人歸位,成為金童玉女。這是金童玉女結為夫妻的第一部戲,所以它的影響也很大很廣。

    金童玉女是周公和桃花女的說法出自元明時期的戲曲和小說。是在元代已有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的雜劇上演化來的,不過,此時的戲名叫做《智賺桃花女》和《破陰陽八卦桃花女》。劇中說,為人算命三十餘年從未出過差錯的周公,給一位叫石婆婆的老人因兒子外出、久未歸家占卜時,卻出了差錯。命相中顯示出其子死期已到。石婆婆因思念兒子,一路號啕回家,恰遇桃花女,詳其情後為石婆婆作了破解之法,其子生還。周公又為彭祖占課,斷定彭必死無疑,桃花女又為彭祖作了破解之法,沒有死去。周公從彭祖口中知道了桃花女後,遂生妒意,要加害於桃花女,請彭祖為媒,賺騙桃花女為兒媳。桃花女知是騙局,也做了準備,進門後,一一破解了周公的魔法。桃花女沒有死,周公反而害死了自己的女兒。欲再次加害於桃花女,又被她破解了,周公也死了。桃花女不記仇恨,施法救活了周公一家。後真武大帝將周公與桃花女收去,成為身邊執掌皂旗的金童玉女。

    桃花女的故事流傳甚廣,被後來的小說、戲曲大量地吸收。諸如明代小說《西遊記》、《七曜平妖傳》中都有其內容。到了清代,由夢花公主編寫的《桃花女陰陽鬥法傳》將桃花女的故事推向高峰,其內容也更加詳盡。在它的影響下,後來又有了《桃花女鬥法奇書》、《桃花女陰陽鬥異傳奇》。它們博采曆代傳說,突出桃花女向人的生死大數挑戰的內容,並將一些民俗,尤其是婚娶中的習俗寫在書中,對後世影響很大,民間的婚俗也大都來源於這些小說中以及傳說故事和戲劇,成為我國民間重要的婚俗參考書。

    桃花女與周公的鬥法是在人間進行的,鬥法又是在人生大數的基礎上展開,最後集中在婚慶典禮上,因此,它是民俗化了的神仙之鬥。所以,無論小說還是戲劇,都將金童和玉女首先人性化,再產生民俗。

    在傳說中的金童玉女,本是真武大帝的戒刀。說真武玄天上帝在雪山修道時,用戒刀將腹剖開,在洗滌腸子時昏迷過去,醒來後,歸神仙洞府時,將戒刀遺棄。經過長期修煉,戒刀修成一個陽體,刀鞘修成一個陰體。五百年後,王母召刀鞘上天,管理桃花園,遂成為桃花仙子,戒刀被太上老君收為隨身童子,後私自下凡,投胎在商朝周姓的諸侯家中,取名周乾。周乾後襲父職,世稱周公。周公下凡之事被太上老君知曉後,奏於玉皇大帝,命桃花仙子下凡,投胎在朝歌任太公家中。因桃花仙子降生時,任太公夫婦見滿天彩雲,從雲中降下一位手中拿著一枝燦爛桃花枝的仙女來,並將桃花交與院君,一嗅而醒,未出三日,產出了桃花女,故取名桃花。桃花女奉玉旨臨凡,要激惱周公與之鬥法,好收其返本還原。

    周公要加害桃花女的唯一辦法就是將桃花女騙至家中才有機會施法謀害。這一辦法也隻能是婚姻。但周公下凡早,已成老頭,是不能以此來騙桃花女的。周公便托彭祖請來蔣媒,以為兒子娶親為由,向桃花女提親。周公本無兒子,蔣媒是知道的,但不便說出真情。周公要在七月十九日凶神下界的日子裏治死桃花女,所以要蔣媒在三日內將桃花女迎進府中。蔣媒到任太公府上提親時,帶淨水七杯,鬥燈七盞,一隻筐內裝十來個點心,上蓋一塊紅綾,紅綾上又放一對金花。進門後,取金花為院君戴上,紅綾為任太公披上,這就是水酒、點心、定親布的來曆。也是後來民間習俗中從提親到迎娶不超過三日,即便有好日也是不能辦事的信俗,是一種忌諱。此日乃大敗之日,也被桃花女掐算出來,周公所用之法是想將桃花女衝死,掐算出四絕四滅星要下降在東北方,哭喪星下降在正北方,天羅地網在東方,鬥木杆鬼金羊卯日兔星日馬在東北角,真是群凶聚合,其惡無比。又加上為桃花女準備的房子甚合凶神下降方位,不用說將所有凶神拘齊,僅用一方之凶神就可以結束了桃花女的性命。就此周公還覺不妥,恐怕失手,沐浴更衣後取出天罡神書,提了天罡寶劍,來到後花園,備了香花燈燭,擺於桌上,至三更時分,摘下金冠,披頭散發,畫定符篆,左手仗劍,右手焚符,念動咒語,又請得黑煞神,命其在桃花女上轎之時用鋼鞭將其打死在轎中。又請來喪門正神,讓其在桃花女下轎時將其衝死。又請了吊客尊神,把守在桃花女左右,將其衝死。最後請來白虎神,讓他在洞房之中等桃花女坐帳時,將其咬死。真可謂不失算機,一招不成,另有招數補救,桃花女似乎在劫難逃。原來,周公的天罡神書隻有占算之法,並無破解之用,而桃花女則既有占算之術,又有破解之術,所以要了許多看來是一些飾品之物,卻是破解的鎮物裝飾在花轎上和擺布在周府的院中。這也是陝北民間常說的“周公的好算法,不如桃花女的好禳法”說法的來曆,以致使桃花女所用之物成為民間婚禮中的重要內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