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算計已定,桃花女袖裏陰陽分明。來到繡房從錦囊中取出一枝小小桃枝,來到後花園,口中念念有詞,往桃枝上吹了一口仙氣,並喝聲:“如意主好生還原!”忽見桃枝長了起來,竟有七尺長,如同畫戟一般,桃花女將其提在手中,打開青絲,罩定粉麵,一邊念咒,一邊將畫戟往上一指,喝道:“紅煞尊神速降。”一時紅煞落地,桃花女命紅煞尊神保她上轎後領黑煞神複位。桃花女又向畫戟上吹了口仙氣,竟然成了小小桃株,遂在株上撅了三枝嫩枝兒,做了三枝小箭,又在柳樹上撅了一枝,做了一張小弓。回到房中又取了幾根棉錢,左十字,右十字,做了一個篩籮兒,分出經緯後用戒法戒好。

    桃花女還要周家準備了三尺紅綾,寶瓶一對,所乘花轎上要繡上八洞神仙,所用之線必須是雜色的,轎內還要放五穀熨鬥一個。當花轎到了周家大門後,周家人要手提裝有檀香和柏葉的熨鬥點燃後繞轎三匝,方才可以進門。大門與二門之間要放馬鞍一個,方鬥一隻,新人下轎跨過馬鞍後才能拜堂。還要從大門起用彩色氈一直鋪到內堂,新人下轎後腳不沾地走到洞房。又向周家說到了迎親那日,必須讓周公子親自來迎,周公的仆人彭祖也要到任府聽候桃花女的差使。周公一一答應。到了七月十九日,周公子並沒有去,因為周公根本沒有兒子又何以去得。這大概是陝北婚俗中新郎不去迎親的由來。

    桃花女命周家迎親車仗應當避開午時,當於巳時進門。巳時牌掛,彩輿來到任府,任太公夫婦全身吉服,迎候車仗。彭祖依桃花女所言,將一應鎮物放入轎內。桃花女帶了隨身各物,諸如八寶珠等。身穿大紅蟒袍,足穿一雙黃緞道鞋,坐在任府炕上,係上了碧玉帶後進入中堂,官媒急忙遞上三尺紅綾,一對寶瓶,其中盛滿了五穀。桃花女讓官媒把紅綾蓋在自己頭上後一手提著一個寶瓶準備上轎。其用意是八寶珍珠保八方平安,大紅蟒袍可以避邪,黃緞道鞋可以鎮邪,因道是可以鎮邪的。碧玉帶中的碧與“逼”、“避”音近,即可以將邪逼走或避開。吉時已到,任太公將桃花女抱上花轎,且大哭曰:“兒啊,你讓老父抱你出去,願兒同父母一樣年紀。今日把你養大成人,願你夫妻百年好合,子孫昌順,福壽綿長,百無禁忌。”這就是父親抱女兒上轎的由來,後來又有了舅舅抱外甥女上轎、兄長抱妹妹上轎等習俗,這都是取決於抱新娘上轎人的年紀,若父親年老抱不動時,即由舅舅或兄長來抱。舊時有雲:長兄如父,父兄之仇不共戴天的說法,說明兄長有父親一樣的家庭地位。桃花女上轎時大放悲聲,哭訴父母的養育之恩。並對父母說:“無陰無陽不到頭,莫道行善反無後;無兒日後卻有兒,大數來時白日飛;雙跨木雲朝玉闕,子午甲戌是了期;絲毫不爽天地數,桃園久已待狐椿;方顯人間行善樂。”這就是哭嫁的由來。上轎後,桃花女向父母說三日後回來看望二老,就成為後世在婚後三日回門的習俗。

    桃花女剛到轎內,一陣怪風向花轎吹來,正是周公驅使黑煞神前來加害桃花女,正值此時,一條金鞭舉起,閃出一道金光,把黑煞神的鋼鞭架住,是紅煞神前來救駕桃花女。桃花女在轎中坐穩,出了自家大門,一路鼓樂喧天,笙簧載道,又有無數家丁前呼後擁,向周家走來。因花轎之上有八洞神仙,轎的四周又用紅緞包裹過,各路凶神也不敢近,所以桃花女一路安然無恙。

    花轎來到周宅門首,任府人役就叫官媒報於周府讓人出來熏轎。本來熏轎之事由其他人完成就行了,但周公想急於知曉轎內動靜,便親自來到轎前,拿著焚燒著檀香、柏葉、芸香的熨鬥,繞轎三匝,直熏得那些哭喪一眾凶神無法行凶,一刻間,竟躲閃在一旁,哪顧得對桃花女施惡。此法又有說“熨鬥”與“運鬥”音近,可使鬥轉星移,將惡運去,將吉運來。是一種討口彩的說法。這一習俗被後世所用,即花轎到來後,公婆來到轎前,迎候兒媳下轎。陝北常用之法是在轎前及洞房內打醋壇,俗信認為,醋壇一打,有薑子牙到壇,諸神退位,薑太公在此則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桃花女的花轎未進大門,已是傍晚時分,彭祖受了桃花女的傳授,先於花轎來到大門口,麵朝裏,背朝外,將柳弓取出,拔出三枝桃箭叩在弓上,並高聲念道:“柳木弓,桃木箭,射了左扇射右扇,喪門吊客影無蹤,一切凶神都不見。”照定門上正中就是一箭。喪門吊客二位凶神最害怕的就是從柳木弓上射出的桃箭,再加上桃花女的這段咒語,弓弦響處,二神哪敢停留,急忙一躥,鑽入雲端,又被桃花女破了。後世凡遇不吉利時年或不吉利事情,在大門掛上柳木弓、桃木箭來避邪正出於此。周公正在觀望花轎進門之際,也正是彭祖釋放第二枝桃箭的時候,周公眼快,將頭一閃,箭從耳旁擦過。周公怒斥彭祖,彭祖言稱自己是奉桃花女之命放的箭。周公掐指一算,才知自己之法被桃花女所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