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這天,大都有炒豆習俗,即將玉米豆子放在土鍋中炒製。此俗是從“炒百蟲足”的俗信而來,意即將百蟲炒死,來年可免遭蟲害。另外,炒豆子也可作為鄉民的零食,閑暇之時,咀嚼豆子,既可充饑,又可補充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陝北民間於冬至日有熬冬習俗。冬至一過,牲畜開始掉膘,人們一般於冬至前將豬、羊宰殺後存起來。大都將骨頭剔除後的羊肉卷成肉卷保存,備以過年時食用。羊骨頭於冬至日這天晚上熬煮,全家共同餐食,以此方式來慶賀“長至節”。在漫長的冬夜裏,人們一邊啃著羊骨頭,一邊打發著長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熬冬”之俗,長至節卻被人逐漸淡忘。陝北民間有俗語說:“冬至炒一炒,來年好上好,冬至熬一熬,明年高又高。”

    臘月習俗。臘月習俗的形成是在上古時期,是在對與農事有關的八位大神進行祭祀的活動中形成的。

    臘月初一,陝北民間將黑豆煮熟後與幹草節、大紅棗一塊串起來,稱做“臘牌牌”,掛在小孩肩膀上用以避邪。另有說法是以“棗”來祝願小孩“早早”長大成人。以幹草節來祝孩子在長大以後要有氣節,以豆來祝福小孩將來有食祿,並不忘祖先,因舊時在祭祀中經常用豆,所以,一些祭祀禮器的外形也像“豆”。

    臘月臘八,據《延綏鎮誌》載:十二月初八日,謂之“王侯臘”,用黃黍作糜,下油鹽於中,謂之餴(蒸飯)飯。(原注雲:餴,俗音同孟。糜,少用水煮,使糜爛而稠,以兆來歲禾稠齊也。昔,陳元方,季方,炊忘箸,篳,飯糜,類是。)又用米豆八種為粥,亦名“臘八粥”。《延長縣誌》載:十二月八日,吃粥,富者間蒸糕。庵廟建醮誦經,為佛會。同時,市亦建平安清醮,無黃冠,盡緇衣神為之。其建醮之用,是因邑近邊,地高風動,暑少寒多,受寒即生病,不慣服藥,藥品亦不備,病或沉,覓巫師,俗名“馬腳”,驅鬼多驗。即祈雨亦築壇,用巫作法事,代神語。又有神官,亦習媚神驅邪事,多信用之。凡祈福禳災,或先期許願後還,或隨許隨還。品物用豬、羊者少,率以刀俎烹麵、饃、酒、飯為敬。巫師在三代已有,而沿襲既久,多成邪術。杜之,則為過當,仍之,又幹禁典,要以存其教,不敞其俗,為不失風導之意雲。《宜川縣誌》載:十二月初八日,做糯米或黍米粥,雜以豬肉、豆腐,謂之“臘八飯”。

    臘月臘八吃餴飯是陝北民間的普通習俗。餴飯所用之料為軟米、豆類等各種,有的湊夠八種,除了糧食外,有的還加入棗,稱為“棗餴飯”,有的還加入肉,稱為“肉丁子飯”。吃餴飯時還要打一些醬湯蘸著吃。有肉或棗的餴飯,有無醬湯均可。餴飯一般做的很多,全家人除了臘八日飽餐一頓外,剩餘的要在每天早上在甄篳上騰一碗,大家共同分食,一直吃到大年三十為止。這一習俗是因臘月要祭祀的大神共有八位,而且每位神靈的祭祀日又不同。要對八位大神分而祀之,既麻煩,又不便人們記住,所以,陝北民間從臘八開始,每日有餴飯,就是對八位大神的祭祀。這是一種防止漏祭的風俗習慣。

    臘月廿三,是陝北民間送灶君的日子。《延綏鎮誌》載:祀灶神,用糖餅,以糖泥神口,並祝曰:“毋以惡事訴上帝也。”《延長縣誌》載:廿三日、廿四日,家家香楮、雞餅祭灶,以黃糜米麵作黃尖,食之。《宜川縣誌》載:廿三日夜,以雄雞、糖瓜祭灶神。

    臘月廿三日送灶君習俗由來已久。陝北民間習俗是在廿三日就將灶君神宮裝扮好,神宮中有的貼有灶公灶母像,有的僅貼“灶君之神位”。兩邊貼對聯曰:“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為“一家之主”。周邊用黃紙剪為穗狀,貼懸在周圍。裝扮好神宮後,在灶君神前擺放上糖瓜瓜、油炸炸和棗山山。棗山是在一個大饃上插上一簇棗刺,刺上紮著紅棗,故名“棗山”。用糖瓜和棗,是為了祈求灶君能在玉皇大帝麵前為本家甜言蜜語。油炸炸則是讓灶君吃了以後能美言之。有的還在灶神前獻上一隻雞,因民間傳說,灶君愛吃。

    除夕夜。《延綏鎮誌》載:老幼設席飲酒,夜半不眠,謂之“守歲”。《延長縣誌》載:除夕多靜聽,卜來年吉凶。《宜川縣誌》載:除夕,親黨選門辭年,夜守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