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內篇·論仙》中又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故,分去則術家有拘錄之法,盡去則禮典有招呼之義,此之為物至近者也。”所謂招呼之義,指的就是招魂之術。招魂又被稱做“複”,即召喚魂靈回來。清人李慶辰在《醉茶誌怪》中雲:“返魄之說,古或有之”。招魂見於《離騷》。杜詩雲:“招魂不曾來故鄉,又雲‘環珮空歸月夜魂’,是返魂之事,非盡誣也。”

    古人在人死後其親屬常以叩喚死者靈魂回複到體內的儀式就是招魂儀式。一般是,當人剛剛死去,生人要上到屋上麵,朝著北方招呼死者之魂。死者為男性則直呼其名,若是女性則呼其字,令死者亡魂知其名字而還複身體。招魂之儀是生者以此來表達對亡者的惜別之情。屈原在《楚辭》中的《招魂篇》中備述了招魂之事,是招魂的佐證。屈原也知道“魂魄盡去則人死”的魂魄生死觀念,但屈原更為楚懷王被擄後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又安宴樂淫,置國恥君仇於不顧而感到憤恨,所以,他痛悼楚王之死,因作賦而招之,是為情寄托與抒懷。

    招魂之術也不僅僅限於已死之人,對生者亦可使用此術。《文獻通考》三百三十卷中錄有範成大的《桂海虞衡誌》,其中記載:“家人遠而歸者,止於三十裏外,家遣巫提竹籃迓,脫歸人貼身衣貯這籃,以前導還家,言謂行人收魂歸也。”現在農村仍有其遺風,比如:小孩在某處受到了驚嚇就認為是“丟了魂”,家人們就要在此處焚香燒表後,於歸途之中撒米粒,口中還要念叫著“某某之魂回家來”之類叫魂語。這也是招魂的一種,但叫做“收口下”。

    招魂之術源於魂魄觀念,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祭祀活動。古人認為:人雖然會死,但其魂魄不絕。因此,把祖先的牌位供起來,祈求祖先靈魂保佑,就是靈魂不滅觀念的反映。在這一基礎上進而衍化出了對英雄賢人的崇拜觀念。

    方石鎮壓搗地鬼

    此俗源自一則傳說。有一戶窮人家,家中隻有老兩口。一天晚上睡到半夜時分,老婆子聽見房子的四角有挖洞的聲音,便悄悄對老頭說:“有人在挖洞。”老頭說:“怕什麽,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老婆子也隨聲附和說:“咱們窮成這樣,也不知這些鬼神們瞎折騰什麽,不理他們,睡吧。”

    四個鬼從房子的四角聽見他們的對話後探頭探腦往裏一看,果真這家人窮得什麽也沒有,它們感到非常惱怒,便在四個牆角掏得更響了。

    實在讓鬼折騰得不行了,老漢起來,穿上衣服,從院子裏搬回四塊大方石頭,使勁往四個牆角一墩,這下把鬼壓住了,壓得它們大聲求饒說:“老爺饒命,放我們走吧,我們以後再也不敢了。”這四個鬼被四塊大方石壓住後再也動彈不了,永遠被壓在四角。所以,後世人在蓋房時用四塊大方石在四角墊底,一則為了基礎牢靠,另則是用來鎮鬼邪的,也就成為一種民俗被流傳下來。

    符籙

    符籙是道士們所用的文字或圖形。許慎對其的解釋是:“符,信也,漢製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刻符號於竹上。籙者,圖籙、秘籍也,謂天神所予以冊命。”這些符號與圖籙被書寫在紙上、絹上、木片上或建築物上,用以鎮邪、驅邪,是道家符籙派的主要驅邪手段。符籙符號的大部分文字似字非字,而且圖形亦千奇百怪,令人難以辨認。兩漢時期出現的“桃印”、“桃符”將祈福避災之辭書寫於桃木板上,就屬於符籙的範疇。我國現存的《道藏》一書就是專門用來記載或論述符籙的道經。由於符籙被道家的大量使用,使許多本屬道經的典籍也被人們說成是近似於符籙的天書,稱之為“三元八會”、“龍章鳳文”、“雲篆”等。符籙在齋醮中和各種方術中被廣泛使用,因此,也是人們能夠經常見到的。

    符與籙之間有一定的差別。符中所書主要是祈禳之詞,籙則主要涉及一些鬼神的名字。《抱樸子·內篇》中雲:“道士常帶天水符及上皇竹符、老子左契及守真一思三部將軍者,鬼不敢近人也。其次則論百籙,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百澤圖九鼎記》,則眾鬼自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