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月餅何時被列為中秋佳品,據明代田汝成所撰《西湖遊覽誌餘·熙朝樂事》載:“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這裏所說“熙朝”就是宋神宗皇帝趙頊的年號“熙寧”。由此可以推定,月餅作為中秋佳品至遲在北宋時期已成定製。到了明代,八月十五中秋節時,宮中除了吃月餅酒饌外,還吃螃蟹。民間亦各家都有家宴,以酬佳節。而且於中秋夜行祭月之禮儀,在庭院裏擺設桌子,桌上放有月餅瓜果,並點燭燒紙,向月跪拜後才可食用祭月之物品。人們一邊享用,一邊賞月。至清代,家家設酒宴以慶賀中秋佳節。

    明朝時期,中秋賞月之風不僅不衰,就是古禮中的祭月活動仍然盛行。在祭月中所使用的供品除了香燈之外,還有月餅,並將西瓜雕作蓮瓣,摘蘿卜葉為娑羅,成為祭月供品的裝飾點綴,由此形成了許多習俗。據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古人從對自然的觀察中發現,一年十二個月圓之夜中,唯有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是最圓,最明的。俗語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就是這一觀察的結果。這是因為八月十五日的晚上,月球、地球與太陽正好都處在180度的位置上,月球將太陽照射來的光線全部射向地球上處於夜色的半球麵,所以月球光麵就會呈現出又圓又大的自然景象,民間稱之為“滿月”。它的亮度也很大,皓月當空,皎若白晝。這時的氣候又處在夏秋兩季的過渡時期,大氣環流正在調整中,南方的暖濕氣流減弱並逐漸退出大陸,而北方的冷空氣還未形成其勢,來不及南下影響副熱帶高壓氣候的形成,大氣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因此,白天吸熱增溫快,夜間輻射散熱量大,呈現出雲霧稀少、晴朗氣爽的天空,因而有“秋高氣爽”的說法。在這種天氣形勢下,空氣中的水汽和雜質也較少,大氣的透明度很高,月亮反射到地球上的光線就比較集中和明亮,因而,從地球上看月球就顯得格外清晰明澈。故此,將八月十五作為賞月的吉日良宵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關於月餅的起源傳說有兩種。一說起源於唐朝初年。據說唐高祖李淵在中秋佳節曾將吐魯番商人所獻月餅分與眾臣共食,從此相沿成習。一說起源於元代。據說當時有人在中秋節前將字條夾在麥餅中,借互相饋贈禮品的機會,鼓動人們在中秋節起義反元。此後,每年八月十五,家家吃月餅歡慶勝利。

    月餅最早叫做“小餅”或“甜餅”,它原是用以祭祀月神的供品之一。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和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唐宋時期的月餅隻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那時的小餅和現在的酥皮月餅很相似。到了明代,月餅成為中秋佳品,既有送月餅之俗,又有賣月餅者。《酌中誌》雲:“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仍收整於幹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當時的北京城已經出現了以果作餡的月餅,而且對月餅的製作工藝也進行了改革。但此時的月餅無論在外形上還是大小上,都不統一,各有各的製作方法,名稱也不相同。因製作月餅的形狀和食用對象的不同,叫法也有差異。如專供男子吃的叫“月牙月餅”,供女子吃的叫“葫蘆月餅”,還有專供兒童吃的叫“兔兒爺”、“孫悟空”、“豬八戒”等等。月餅的表麵裝飾也很多,諸如“嫦娥奔月”、“月中蟾兔”、“吳剛伐桂”等與月有關的新穎圖案。花紋巧致,令人賞心悅目。月餅發展到此時,在老百姓心中又多了一層寓意,即以其圓團之形,來象征團圓,在中秋之節用來表示祝願之意。人們不僅在中秋之夜全家圍坐而食用月餅,還將月餅作為禮品在人們之間互相贈送,互相表示祝願。在中秋節人們互相贈送月餅的影響下,便產生了送禮的習俗。八月十五便與春節、端午節就成為我國三大送禮節日。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更多了。《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清代時期,每於中秋佳節,家家設酒宴以表慶賀對後世影響很大。所以,人們將此俗承襲下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