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元節這一名稱看來,它應是道教的節日,但從它所包含的內容來看,既有道教所說的“地官赦罪”的內容,又有佛教所說的“超度”內容。中元節究竟應屬哪一教派的節日,是很難理清的。盡管中元節在民俗中的影響很大,但隨著曆史演進,中元節的很多儀規已在民間失去存在的意義,人們將其簡化為簡單的、單純的祖墳祭祖儀規並在民間流傳至今。

    陝北民間於中元節這天,人們要到祖墳上去燒紙,給祖先們送一些冥錢,一則供他們在地府中費用,另則,讓他們在閻王那裏打點一下,以祈求早日超度。後來,陝北民間又將七月十五與農事活動聯係在一起,於是日,在莊稼地裏“掛田幡”。所謂“田幡”就是用五色紙製作的五色彩旗,用秸稈或棍張揚起來,插在田地的四角和中央,表示對五方的祭祀,以求得五方大帝保佑五穀豐登。“掛田幡”這一民俗活動後來被民間訛傳為“掛鐵□”、“七月十五高掛鋤”的說法,“田幡”與“鐵□”音近,是流傳過程中的以訛傳訛造成的。不過,說成鐵□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陝北氣候到了七月十五時大秋作物已基本成熟,人們不需要對田地勞作了,隻等收割,所以將鐵□一類的農具掛起來也是一種時令習俗。

    七月十五無論以什麽形式出現,陝北民間將它既作為祭祖節,又作為農事活動的節日。在民間,這是很受重視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國五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的影響僅次於春節和端午節。中秋節也被稱做“仲秋節”、“團圓節”、“秋節”、“八月節”、“月夕節”。在我國傳統的習俗中,將每季的三個月稱做“孟”、“仲”、“季”月,因八月十五適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八月為三季之“仲月”,故又名“仲秋”。秋節是指它在四季中所處季節而言的。在四季中隻有中秋時節月亮最圓、最明,人們在這一節日中合家大團聚,在圓月之下吃著香甜的月餅賞月,故而名以“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那時的中秋是指“立秋”之日,並非現在所說的八月十五日,當時,於立秋之日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禮儀活動。在我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就是從《周禮》中承襲下來的。到了漢代,迎寒和祭月的禮儀活動日臻完善,作為節日的中秋已具雛形。到了魏晉時期,中秋賞月之俗已經形成,但還沒有形成風俗。到了唐初八月隻有初一是一個民俗節日,八月十五在民俗榜上還沒有它的位置,但賞月之俗卻盛行起來。後來,推崇道教的唐明皇在葉善道長於八月十五舉行的法事活動中夜遊“月宮”,並在白玉所造的“月宮”大城樓上題寫了“廣寒宮”三字,自此,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之俗大興,民間遂將八月十五約定俗成地定為中秋節。那時的中秋節僅有“延桂賞月”、“吃月華飯”或“玩月羹”的習俗,以此來象征“團圓”。傳說,唐明皇在遊月宮後,每年於中秋之節與楊貴妃一起賞月的同時,一邊欣賞著歌舞笙簧,一邊品嚐著一種形如秋月的“甜餅”。大概就是因為唐明皇與楊貴妃吃這種甜餅,後世人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了“月餅”這種食品。這種甜餅被宋代蘇東坡描寫成:“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不過,蘇東坡所說的這種甜餅在當時隻是一種蒸製食品,與真正意義上的月餅還相差甚遠。唐明皇與楊貴妃賞月在《開元遺事》中就有記載,其中雲:“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

    從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二人首創了中秋賞月和吃甜餅習俗後,後世大興賞月之風,而且形成了不少風俗習慣。為什麽要在中秋賞月?據唐人《玩月詩》序言中記載:冬天因氣候寒冷,不宜於戶外賞月;夏季則常有浮雲飄飛,月亮的光輝每被遮掩,月韻是不足以欣賞的。唯有秋高氣爽的秋天,才是賞月的最好時機。因此,每到中秋佳節,夜幕籠去大地,玉兔東升,人們便於庭院樓台、地坪高頂,設餅及瓜果之類禮品,既行祭月之禮,又可賞月之神韻。到了宋代,中秋賞月之風大興。據元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所載:宋代於中秋之夜,“貴家結錦台榭,民間爭占酒樓觀月”。中秋之夜時,“弦篁鼎沸,近內庭居民,深夜逢聞笙竽之聲,宛如雲外,閭裏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宵”。北宋時期,就已經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中秋節作為節日,自此傳習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