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有些人家於七巧節時在院子中央搭建彩樓,名曰“乞巧樓”,用以乞巧。由此可見,婦女們對“巧”是何等重視。是夜,婦女們穿上盛裝,設香案,擺放瓜果,在月下行拜祭天女的禮儀,並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女工擺放出來,讓織女對自己的手工進行“驗收”,並針對女工的拙劣給予賜巧。廣西有些地方將七巧節稱做“雙七水”,並傳說,用“雙七水”節的水洗澡可以達到避邪祛病之目的。

    陝北民間將七巧節作為節日仍在流行,但“乞巧”的傳統儀規卻被人們淡忘。牛郎織女天河配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而且說法也很多。說來也怪,七巧節前後在陝北是根本看不到喜鵲的,說它們飛到天上為牛郎織女搭鵲橋去了。等七夕一過,再見到它們時,渾身的毛幾乎褪光了。人們說,這是因為它們在搭鵲橋時耗費了精力所致。由於喜鵲在七月裏的褪毛現象,又引出了一段民間傳說。傳說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漢室王位,欲將劉秀斬首以絕後患。劉秀隻得逃離京城,向河南南陽逃去。誰知王莽窮追不舍,一路追來。南陽地一馬平川,望眼千裏,正在危急之中,劉秀變成蜜蜂躲在了農夫剛剛犂出的犁溝裏,農夫犁一溝,劉秀跳一溝,生怕被土壓死。王莽追來後,突然不見了劉秀,四處又沒有躲藏的地方,但又找不到。此時,一隻烏鴉從天上飛過,一邊飛,一邊叫著:“地裏頭、地裏頭。”王莽聽後,認定劉秀就在地裏藏著,命人尋找。劉秀在犁溝裏聽見後,很是生氣,心想,好一個多嘴的烏鴉,有朝一日我身登龍位後,一定要把你的嘴抹掉,罰你一生戴孝。這大概就是喪事用黑的又一由來。就是這一詛咒,有了烏鴉報凶的說法。王莽的人馬怎麽也找不到劉秀,正在此時,空中飛過一隻喜鵲,喳喳地叫著,王莽聽後便明白了,是讓他往地裏紮。就命士兵們排列成隊,地毯式往過紮。劉秀在地裏聽後氣壞了,發誓將來登基以後一定要罰喜鵲在三伏天不得喝水,三九天不得進窩。劉秀在地裏躲著、跳著,眼看士兵的槍頭就要紮到自己了,已是無路可逃了,這時,他跳到了犁地的馬跟前,馬很有靈性,將一隻後蹄蜷了起來,意思是讓劉秀躲在馬蹄裏,劉秀一跳,上了馬蹄,藏起來了。王莽把地紮了個遍,還不放心,不知劉秀死了沒有。正在猶豫之際,空中飛來一隻鴉雀,高聲叫著:“死了死了。”王莽這才認為劉秀確已死了,便收兵回去了。劉秀在馬蹄中聽到鴉雀的叫聲,又見王莽收兵遠去,心中很感激鴉雀的叫聲救了自己的性命。暗暗許願,日後登基一定要給鴉雀掛一串珍珠項圈,後來,劉秀打敗了王莽,建立了東漢政權,大加封賞各有功之臣和草木萬物。命人將烏鴉、喜鵲和鴉雀逮來,於金殿之上以自己在南陽的誓願進行賞罰。大臣將烏鴉呈上,劉秀逮住後在嘴上一捋,把一層美麗的皮抹掉了,露出紅紅的幹骨頭來。劉秀看見烏鴉一身美麗的毛羽很生氣,從禦案上拿起硯台,澆了烏鴉一身,自此,烏鴉成了紅嘴黑身子。烏鴉很後悔當初的做法,便滿天飛著哀鳴,因此,民間不願聽到烏鴉的叫聲。大臣又將喜鵲呈上,劉秀在禦爐上用火熏烤喜鵲,直將喜鵲烤得全身焦毛後扔下殿來,還命喜鵲在三伏天不準喝水,三九天不能進窩,因此,民間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一般是看不到喜鵲的。罰過烏鴉和喜鵲後,劉秀於金殿之上為鴉雀戴上了珍珠項圈,自此,鴉雀成了一隻白脖子的鳥,清高地飛在藍天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