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月廿八日是東嶽大帝的誕辰日。到時候,一些有病的人要到東嶽廟去許願,許過願的人要去還願。一些觸犯過神靈自認為有罪的人要到東嶽廟參加迎神隊伍。他們身著奇裝異服,在浩浩蕩蕩的迎神隊伍中手持白棍,舉著“肅靜”、“回避”的木牌,或是敲鑼打鼓,或是抬神轎,隨著號令,繞廟一周後舉行宗教儀式。此俗在舊時還是很盛行,新中國成立以後已不多見,除了白雲山、青雲寺、清涼山大的寺廟群中有東嶽廟外,鄉村中已很少見到。筆者家鄉元龍寺鄉有一處叫“八佛腰峴”的山上乃有一東嶽廟,不過已僅存廟而無神了。

    三月廿八廟會也有被稱做“天齊會”的。又傳說,三月廿八日是造字先師倉頡的誕日。據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漢字就是由他創造的。我國古人認為,漢字具有咒力,所以稱倉頡是製字先師。由於人們對倉頡的敬仰,後來就逐漸形成了敬惜帶字的紙的習俗。人們修建字爐、字紙亭、敬字亭、敬跡亭、聖跡亭等焚化爐,定期焚燒收集到的帶字的紙,焚香點燭,叩首行禮,以示對倉頡的懷念。

    四月八

    四月初八是佛教節日,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就是這一天誕生的。在佛教傳說中,釋迦牟尼出生時,有九條龍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根據這一傳說,佛教就將這一天定為“浴佛節”。屆時,寺廟要舉行誦經法會,並根據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傳說,以各種茗香浸水盥洗佛像,並供養各種花卉。在浴佛節這一天,還要舉行拜謁佛祖儀式、施舍僧眾等慶祝活動。據《百丈清規》卷二雲:“四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降誕令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伸供養。

    四月八在道教中沒有什麽記載,卻在陝北的道觀如白雲山、延安清涼山卻成為一年中最大的宗教節日。這是二教融合的一個旁證。

    陝北民間也將四月八作為節日來過,有俗語雲:“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發,一頓豆腐吃倒塌。”由這一俗語中吃豆腐習俗可以知道,陝北民間將四月八也作為佛教節日來過,因為佛教以素食為主,在重大節日時尤以豆腐為上品供奉佛祖。

    陝北民間於四月八有領牲之俗。後來因佛教的影響,此俗漸廢,取而代之的是吃豆腐。吃豆腐既方便,又符合佛教理念,所以一直保留下來。

    也有將四月八稱做“古會”的,如山東鄉寧一帶,他們在四月八舉行古會是為了紀念晉國大夫荀息。

    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裏名稱最多的節日,有端五節、重午節、端陽節、蒲節、天長節、解粽節、重五節、五月節、龍船節、粽包節、女媧節等諸多稱。因古人於這天要用蘭草湯沐浴,所以又被稱做“浴蘭節”。道教又將此日稱做“地臘節”,唐宋時又將此日稱做“天中節”。抗日戰爭時期,人們把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抗日思想結合起來紀念,稱這日為“詩人節”,在我國古代,端午又是圖騰信仰中龍圖騰的崇拜氏族的祭祖日。民間對端午非常重視,重視得竟然把五月十五日這天稱做“大端陽”或“大端午節”。在大端午的這天,人們仍然要吃粽子,以繼續端午的活動。

    五月初五為何被稱“端午”呢?端有多種解釋,可以作開頭來解釋,即發端,是事物的邊緣或開始的意思。也可作端正、正直來解釋,如端莊。也可作果真來解釋,如蔡伸在他的《滿庭芳》詞中雲:“端不負平生。”亦可作究竟來解釋,如鮑照在《行藥至城東橋》詩中雲:“端為誰辛苦”。也可以作完全來解釋。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因“五”與“午”同音,所以將五月初五稱做“端午”。又因“午月”與“午日”的兩個“午”字重複,所以又叫“重午”。古人把“午時”當做“陽辰”,所以端五被稱做“端陽”。古人把奇數一、三、五、七、九稱為陽數,把偶數二、四、六、八稱做陰數,所以,這也是將端五稱做“端陽”的一個來曆,因為五是陽數。本來,端午節一直被稱做“端陽”或“端五”、“重五”的,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日生,宋璟為了討好這位皇帝,便以避諱為由,將五改稱為“午”,端五節也因此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眾說紛紜,僅其起源一說就有十餘種之多。

    一說起源於三代時期的“浴蘭”習俗,即用一種蘭草熬成湯洗浴身體,以達到祛邪之目的。這一習俗是以驅除邪魔為迷信的,自周代就已經有了此俗。這一時期,將朱索及桃枝飾於門庭之上,以及用艾人懸於戶、係五彩縷、掛赤靈符等禳災避邪的習俗也產生了,時至今日,仍在民間流行。

    第二種說法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越國。傳說越王勾踐要在五月初五這天操練水軍。龍舟賽大概與此說有一定的聯係。

    第三種說法是為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但證據不充分,不為人們所認可。

    第四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說伍子胥在吳國是忠臣,被吳王夫差殺害後,於五月五日拋屍於江中,後成為濤神。這一說法流行於江浙一帶,至今仍有“迎濤神”伍子胥的習俗在民間流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