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曹娥。傳說曹娥是浙江會稽上虞人,其父能弦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祈禱迎神而被溺死,不得屍骸。曹娥女沿江號哭,七個晝夜不絕其聲,遂投江而死。所以,浙江一帶每年於五月五日舉行紀念曹娥的活動,遂沿襲而成俗,並將此江改名為曹娥江。

    第六種說法是“祭地臘”。此為道教說法。

    第七種說法是五月五日是龍的節日。

    第八種說法是源自“惡月”之說。民間俗信認為五月五日驕陽高照,烈日炎炎,兩個陽數相遇,僅有陽而沒有陰,陰陽不配,所以是一個“惡日”。源於這一迷信,所以在我國曆史上有了五月五日所生之人是壞人的說法,從而產生了“不舉五月子”的講究。即五月五日所生的人不能進入科舉。

    第九中說法,據《風土記》中說“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就是說人們重視五月五日就如同重視夏至一樣。因夏至是我國最早產生的四個節氣之一,這四個節氣人們很重視。以此說來,人們重視端午的程度不亞於起源於夏、商、周三代人們對夏至節的程度,也可以說,端午之俗與三代的夏至節之俗同。

    第十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之習俗,普遍認為與屈原有關。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看到秦國屢屢侵犯楚國,使楚國人民不堪忍受被蹂躪的痛苦,便站在楚國人民的立場上,堅決主張聯合齊國,對抗秦國,以避免楚國亡國危機的發生。楚懷王不僅沒有接受屈原的這一政治主張,反而被張儀騙到秦國後軟禁起來,還逼他割地獻城。楚懷王這時才有所省悟,又羞又悔,憂慮成疾,不久便死於秦國。消息傳到楚國以後,忠貞愛國的屈原悲痛欲絕,憂傷之際,上書給剛剛即位的頃襄王,希望他能近忠遠奸,選將練兵,為懷王報仇。誰知頃襄王非但不聽屈原的一片忠言,反而寵信奸佞,將屈原削職流放。秦國此時看到滅楚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於公元前278年攻占了楚國的郢都,使楚國失地千裏,橫屍遍野。屈原看到楚國淪陷,自己又救國無望,心如刀割,在極端憂鬱、悲憤、絕望下,懷著一腔熱血和未酬壯誌,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五日投入了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出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楚國當地漁民聞訊後,紛紛趕來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怎麽也不見屈大夫的身影。百姓們為了不讓江中魚龍傷及屈原的屍體,便將粽子、鹹蛋,投入江中喂魚龍。一個老郎中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想將魚龍藥暈。果然,沒有一會,水麵上浮起了一條被雄黃酒藥暈的龍來,龍須上還沾著一片衣襟。人們立即將這條惡龍拉上岸來,剝了龍皮,抽了龍筋,以解心頭之恨。最後人們把龍筋纏在了孩子們的手腕上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在孩子們的七竅上,使那些毒蛇蟲害不敢傷害有著像屈原那樣貞潔心靈的孩子們。

    在眾多的端午節來曆中,人們很願意將它說成是源於對屈原的紀念。但在紀念屈原習俗形成之前這個節日早已形成,也並不叫做“端午”,而是以“惡日”、“龍節”和“地臘”等習俗存在於民間。由於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美的詩篇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自秦漢以來,五月五日紀念屈原的習俗在楚地形成,並逐漸傳播到祖國各地,被我國人民所公認。因此,也可以說,端午節既是一個南北習俗的融會,也是古代各個傳說的大融會。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文化的進步,又不斷地向它注入了新的內容,使端午節成為我國民俗中重要的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棱有角,內裹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粽子在最初是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命名的。

    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在魏晉時期就已很盛行了。西晉人周處所撰《風土記》中雲:“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子,一名角黍。”用菰葉包粽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俗作粽,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還有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菰是一種水生植物,莖的基部被細菌寄生後膨大,通稱“茭白”,可作蔬菜。黍是子實淡黃色的糜子,去皮後叫“黃米”。由此可見,粽子在其最早時是用菰葉包黃米製作成的,陝北粽子一直保留著這一製作方法,隻不過是以葦葉代替了菰葉,陝北民間稱之為“大軟米粽子”。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成了節日和民間四季出現於市的美味食品。唐代詩人鄭穀有“渚鬧漁歌響,風和角黍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吃粽子的普遍情況。唐代元稹所寫“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詩句中所言是大米粽子,說明此時已出現了用大米包粽子的製作方法。唐代溫庭筠有詩雲:“盤鬥九子粽,甌擎玉雲漿。”這是描寫粽子的大小和質量的。所謂“九子”,就是九個填加食品,陝北則是以棗來作填加,或七個,或九個。唐明皇吃了九子粽以後讚不絕口,並以“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的詩句來詠歎,說明九子粽在當時是一種創新。在這一創新下,長安城裏出現了專門製作粽子的店鋪,而且技藝很高。當時粽子有很多種餡,果仁餡的粽子味道比隻有黍米的要好得多。到了宋代,市井上有“巧粽”出售。還出現了“艾香粽子”,是用艾葉水浸米後做成的。陸遊的“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詩句中所言就是艾香粽子。到了明弘治年間,用蘆葉代替了菰葉,自此,蘆葉粽子風靡天下,一直流傳至今。此時的粽子在用餡方麵也呈多樣化,有蜜糖、豆沙、豬肉、鬆仁、棗、胡桃等。到了清代乾隆年間,又出現了“火腿粽子”。林蘭癡在《邗上三百吟》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火腿粽子一問世,就深受人們的歡迎,時至今日,仍不失其佳品的美譽,流傳不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