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又被稱做“中和節”,是舊時人們設祭務本之節,也被稱做“青龍節”,實際上是為二月初一、二月初二的土地公誕壽所設的節日,後人誤將兩者混同起來。清代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雲:“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麵食者謂‘龍須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唐書·李泌傳》載:過去春天隻有正月初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其中前兩節在正月,而二月沒有節日。李泌上書廢正月三十,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以示務本。德宗讚成,便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初一)、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此節的習俗在各地也有所不同。相傳武則天篡奪唐室政權後,自封大周武皇帝,玉帝怒而命太白金星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降雨水,百姓痛哭不止。此時,玉龍不顧天戒,喝足天河之水,化雲行雨。玉帝立即將玉龍打下凡間,用山壓住,並立言:“金豆開花方可歸。”此後,民間都在二月二炒玉米花,以紀念玉龍。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雲:李泌清以二月朔為中和節,民間以青囊盛百果瓜李互相贈送,號“獻生子”,令百官獻農書。京師於是以江米為糕,上印金烏圓光,用以祀日,繞街遍巷,叫而賣之,曰“太陽糕”。凡祭神雲馬,題曰“太陽星君”。焚帛時,將新正各戶張貼之五色掛錢,摘而焚之,曰“太陽錢糧”。民國《奉天通誌》載:二月初二日,俗稱“龍抬頭日”,以驚蟄在此節前後而得名。民家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圓圈,複由堂門撒至大門,直至井台,名曰“引龍”。婦女以錦製成雞形,懸在室中,謂能避蚰蜒,製蟲蟻。民國《遼中縣誌》雲:晨起以竿敲梁,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開始爬行,農家均以粗米作餅及饅首而為餐。婦女於是日為孩童剃頭,以取龍抬頭之意。浙江紹興以二月初二為百花生日,稱為“花朝”,素有買花木植於園圃之習俗。至今仍有“吃春餅”、“太陽糕”之俗沿襲下來。

    二月初二作為祭土地神之俗,是我國舊時流行於全國各地的歲時祭祀習俗。《清嘉錄》雲:“(二月)二日,為土地神誕,俗稱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謁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酬。村農亦家戶壺聚,以祝神屬,俗稱田公田婆。”《中化全國風俗誌》雲:“習俗相傳,二月二日,為土地神之生辰,阜寧農人,為土地是管理禾苗之人,我輩希望禾苗之盛旺,應該致敬,祈伊暗中默佑,免受風暴螟蝗之災。阜寧人對於土地之供奉,頗為鄭重,大村莊均籌集公款,起造土地祠宇。小村莊無錢力起造祠宇者,則用粗瓦缸一隻,將缸之近口處敲成長方形洞門,覆之於地,將土地牌位供之於內。”台灣各地均有小廟,俗謂“土地公廟”,祀之更為普遍。供品中特有“土地公金”者,即穿紅線,把紙錢係在竹枝上,插於田間,供土地神使用。亦有將土地公、土地婆合起來,簡稱“土公土母”。因財力不同,民間有“土地老爺本姓張,有錢住大屋,沒錢頂破缸”的說法。

    亦有將二月初二作“春社日”者,是流行於全國各地漢族民間的歲時習俗。社即土地神,亦稱社公、土地公。立春後五戊為春社。是日,各街社裏,逐戶集資雇班演戲,到處張燈掛紙,為當境土地慶壽。農民將金紙掛在竹枝上,插於田中,祈求豐年。此俗源流久遠,《禮記》中雲:“二月祀大社之日,薦韭卵於社禰。”《王誌》載:舊俗禮後土演劇,鄉村是日祭句芒神。《墨莊漫談》:“唐宋社日,人家婦女皆停針黹,不事女紅。”清《蓬溪縣續誌》載:二月,稱“土地生日”。街鄉遍立小祠,是日祀而飲,或演傀儡,有至累日者。明清時,廣安州一帶,視二月二為社公壽誕,八月初二為社母壽誕。屆時,城市臨街搭台演劇,鄉村橋梁山宅有廟處所,皆醵璽聚飯,曰“土地會”。《歲時記》載:“社日,四鄰並結彩為社,為屋於社下,先祭神,然後享其胙。”諺曰:“新墳不過社。”各家均於社日前祭掃,謂為“攔社”。

    二月二的民俗活動如下:

    引錢龍。就是在二月二的一大早,人們從井裏或河裏挑回水來,將盛水的水缸裝滿以後,用簸箕盛著灶灰,也有用穀糠者,從大門外撒起,彎彎曲曲,一路撒至水缸前,然後再繞水缸撒一圈。此俗的寓意有兩種,一是說將錢龍引回家中,意味著在這一年裏能夠興旺發達,富貴有錢;二是說將錢龍引回家中後,蛇、蠍百蟲就不敢出來傷人了。因為龍是百蟲之長,又是靈物,百蟲是害怕龍的。

    畫倉子。二月初二早上,將錢龍引進家中以後,就在場上或院子裏開始畫倉子。有俗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因此,畫倉子就成為人們祈盼在新的一年裏能夠五穀豐登、糧食滿囤的美好願望。有些地方還流行用紙剪成雞和貓,然後用點著的樹枝將其熏黑後貼在牆上,其用意是讓雞把蟲子吃完,貓把老鼠吃盡,保證糧食滿倉。畫倉子就是用灰或糠在地上畫出一個“倉庫”的圖樣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