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朝,是我國舊時漢族的歲時祭祀習俗。因此俗在農曆正月初一和元宵節後三日期間祭祀,故名十八朝。每年的這一時期,各戶家堂均懸掛祖宗遺像,連夜焚香,燃燭貢祭。同時,親友之間相互宴請,對飲春酒,直至正月十八日,隨同落燈,乃酬神、撤祖宗像,年事即告結束。

    開門爆仗。是舊時春節驅邪辟疫之舉。《易卦通驗》中雲:“正日五更,整衣冠,於庭中爆竹,貼畫雞子或縷五色土於戶上,厭不祥也”。《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記》謂多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犭喿惡鬼。”清潘榮升《帝京歲時紀勝》:“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於朝野,徹夜無停。”清顧祿《清嘉錄》載:“歲朝,開門放爆仗三聲,雲辟疫癘,謂之‘開門爆仗’”。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中雲:此俗的用意在於“除舊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陝北民間則稱為“開門炮”。

    掛門錢,亦稱“過門錢”。用五色紙剪成串串銅錢之狀,於正月初一懸掛於門楣上端,祈盼發財獲福。

    祭財神,也叫“迎財神”或“接財神”,是正月初二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民人於中堂設供桌,焚香三炷以祭之。祭品多以公雞、豬頭、活鯉魚為主,同時大放鞭炮。還要吃形似元寶的餛飩,稱為“元寶湯”。

    年俗與傳說

    年與稻穀的成熟有關。《說文解字》曰:年“穀熟也,取其穀熟一番曰年,故從禾。”《爾雅·釋天》曰:“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夏稱歲是表示新年一至,春天就來了,商曰祀是表示祭祀的日子到了。唐虞叫載,是表示四時已盡,是編入史冊的時候了,周代開始叫年。這一叫法大概是從新石器時代的初期開始的。這一概念產生的最初之義是來自農業,古文有“年,穀熟也”的說法。“年”字本來是“稔”字的初文,是穀熟豐稔的意思。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是穀穗成熟的樣子。穀子是一年一熟的“穗”狀農作物,引申一下,就把年作為“歲”名,穗與歲音近。稔的初文也就變成了“年”。由此可見,“年”原指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又有一種說法,無論叫歲,祀年或載,都與祭祀有關,或者說古人是用祭祀的日子來命名“年”的。有記載說,年是起源於古代的臘祭。所謂臘祭,是說神農氏(一說伊耆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歲終出祭”。《禮記·月令》雲:“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漢代以後大都在除夕晚上或正月初一的白天,民國以後大都在正月初一為正祭。祭品應在前一日,即除夕日備齊。所用祭品有:祭器為香爐一個,蠟台一對,香簡一對;祭食有饃五個、供菜五碗。儀式是燒香紙、奠酒、放炮三聲、行一跪四叩首禮。據《詩經》記載:過年時,農民要喝“春酒”,以祝“改歲”。到了晉朝,增添了燃放爆竹的習俗。

    關於年有很多傳說。相傳,古時候的山裏有一種怪獸叫做“年”,長得非常醜惡,龍不像龍,麒麟不像麒麟,每當月黑風高的時候就跑到山下來吃人。人們非常害怕年,它比老虎、獅子還厲害,人們不敢對它進行抵抗,以致讓它吃了不少人。人們躲避年的辦法就是一到沒有月亮的夜晚,家家戶戶都緊閉大門,不敢出來。可是,年仍舊要闖入家中找人吃,人們害怕極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