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被確定以後,人們便將正月初一太陽升起的時候稱做“元旦”,也就是說,一年的第一天開始了。人們為了慶祝一年的開始,就舉行各種慶賀活動,元旦節也就形成了。

    元旦是指正月初一的這一天,而“過年”既有元旦的內容,又有元旦之後的各類祭祀禮儀、慶祝等活動以及元旦之前的各類祭祀準備活動等。過年也包含著將從舊的一年走向新的一年的思想理念。盡管是在慶祝元旦、歡度元旦,但人們的思想裏卻是在“過年”,因此,歡度元旦逐漸在人們思想裏被“過年”所代替,久而久之,元旦一詞逐漸被淡化了。直至辛亥革命國民政府才改元旦為春節,定陽曆的1月1日為元旦後,“元旦”這一古老的節日成為中國人民的“春節”,一直流傳至今。

    關於春節,我國有的地方從年前的臘月二十三這天就開始了,稱之為“小年”。陝北習俗也是從這天開始的,但不叫“小年”。陝北的“小年”在正月初六,因為陝北民間信仰,初七日是人出生的日子,人們就在初六的夜晚守候在炕頭等待著人的生日的到來。因此,將初六視同大年三十,初七視若大年初一,但禮儀習俗較大年來說要小得多,故而稱做“小年”。無論以哪種過年習俗開始,“年”的結束大都一樣,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年的氣氛沒有了。舊時,民間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和“拜年拜到初七八”的說法。有的地方還有正月十五“送年”的習俗。陝北有的地方在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到風水山上祭祀過五方以後,“年”才算真正過完了。

    我國古代,無論皇家還是民間,都對春節很重視,年三十要守夜。子時以後,家家都要迎喜神、貴神、財神以及上界諸神下凡,在庭院裏擺上供桌,點燃香燭,叩拜四方,對天朝禮,謂之迎接各路神仙,俗稱“出天行”。從周代開始,就有了天子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的禮儀。在民間,婦女們有戴“春勝”、“春幡”的習俗,以示迎春。唐代以來,又增加了鞭打春牛、送小春牛、送財神、放鞭炮、玩龍燈、貼福字、貼春聯、貼春花、猜燈謎等習俗。此外,還有舞蝦、舞蚌、劃旱龍船、耍花燈、花鼓、打蓮花鬧等習俗。

    關於年的叫法還有很多。如古代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正旦”、“正朝”、“新正”、“新春”、“新年”、“元辰”、“端日”、“元朔”、“元月”等。漢初,人們把“立春”之日視為春節。《史記》、《漢書》中又稱正月初一為“四始”,即歲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時之始。又稱為“三朝”,即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即始也。南北朝時期,又把整個春天作為春節。又有傳說,春節之習俗始於原始社會的“膜祭”。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實豐收、穀穗成熟的象形。《詩經·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自古以來,年節最為隆重,有祭祀、朝會、宴飲、占卜、迎神、賀年、玩賞等活動。據《詩經》載:農人喝春酒,祝改歲,盡情歡樂,慶祝豐收。晉唐時期增添了放爆竹的內容,即在火堆中投入竹子,發出“劈啪”之聲,氣氛更為濃烈。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雲:“民間以食物、動物、冠梳、領祙、緞匹、花朵、玩具等沿門歌叫關撲。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家家歡宴,笑語喧嘩。”宋代以後,節日活動更為豐富,較為普遍的有:祭祖、祭神等祭禮活動;吃水餃、吃年糕、吃湯圓、喝春酒等飲宴活動;拜家長、拜鄰居、拜親友等拜年活動;貼春聯、掛年畫、掛門簽、放鞭炮、踩芝麻秸、簽柏枝、咬春等喜慶活動;逛花市、賞冰燈、舞龍獅、扭秧歌、走春等娛樂活動,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