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曆法,是以元旦為陽曆(公曆)歲首,春節為陰曆歲首的。在我國遠古時期,將正月建置在孟春,即現在所說的正月。所謂“孟”,是因為我國古人將一季中的三個月稱做“孟”、“仲”、“季”。孟也就是“一”的意思,即每季的第一個月。孟春之際,冰雪融化,花草生長,冬眠之蟲開始活動,歲首之月因此而名。這一曆法相傳是在天皇製幹支、伏羲作甲曆、黃帝氏命人撓作甲子、太昊氏設曆正、顓頊氏作新曆、堯帝命羲和敬授人時,期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閏月定四時,在成歲的基礎上形成的。夏後氏製曆法頒行天下,遂成為中國正朔之唯一標準。堯帝時期的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之數與近世所推算的回歸年的天文曆法略同,可見古人對曆法的研究水平之高。

    夏曆頒行天下以後,在我國曆法上又出現過“三正”曆法的現象。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以建醜之月為歲首,周以建子之月為歲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三代之曆製不同”。《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就指此“三正”。在這“三正”之後,又出現了以亥之月為歲首的曆製,即以農曆十月為正月。漢初,遵循秦製而未改。漢武帝時,將秦曆改正為夏曆,至王莽新朝,又將夏曆改用殷正以建醜。在此之後,又有魏明帝、唐武後及肅宗曾先後改朔,但都沒有多久,又用夏曆之製,一直到清末再未改過。從這些改曆來看,他們都是在“夏曆”的基礎上改來改去,沒有什麽新的花樣。“夏曆”在我國曆法上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國人民在習慣上也將農曆稱做“夏曆”。又因夏朝在製定曆法時,充分考慮的是“農事”,所以在製定曆法時,所遵循的自然法則是以月亮的運行規律為依據的,因此,夏曆也被稱做“農曆”或“陰曆”。在陰陽五行中,太陽屬“陽”,月亮屬“陰”,故名“陰曆”。

    漢代前後的這些朝代為什麽要改曆呢?在他們看來,他們既然做了“天子”居了“正位”,無論什麽事情就都得由他們說了算,前朝的曆法我就可以不用,將它改一改。正月的“正”,就是改正的意思,正過來的意思。所以,那時的一月也被叫做“正月”,就是指正過來的月份。既然正月是指改正以後的月份,就應當讀作“正”,即端正的“正”,為什麽現在要叫正月,即征服的“征”音呢?這是因為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為了避諱而改的。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音同,古時候的人們忌諱有與帝王姓名相同的字或相同的音出現,為了避諱,秦朝便下令將正月改作與之音近的發音,但仍寫作“正”,音卻讀作“征”。這樣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