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小隊再一次投放了30個信號器,試圖得到更進一步的信息,不過隻有多前進了一百來萬公裏的距離,就都失去了信號。

這個地方已經觸及到了黑洞的本體範圍了,這裏的引力太大了,探測到的信息也和上一輪信號發射器發回的信息差不多。

現在還是要想辦法提高鉈晶體的強度,爭取造出能抵抗黑洞引力的飛行器。

科學院的一位生物專家提出來,既然矽基生命可以吞噬各種金屬,能否讓它們吞噬這種金屬鉈的結晶體,然後觀察是否能夠合成一種新的合金。

很快,新收集到的一公斤金屬鉈的結晶體被送到了尼斯科克星係,人類的科學家控製著一個矽基生命體吞下了這些結晶體。

通過儀器掃描到,這團金屬鉈的結晶體在矽基生命的體內慢慢的被矽化,經過了一個星期,這塊結晶體矽化完成,然後被取了出來。

經過測試,這種新的金屬矽化鉈理論上可以承受黑洞中的普朗克壓力強度,而它能承受的最高溫度達到了7萬攝氏度,這基本上可以在恒星上來去自如了。

於是,聯合議會安排了大量的飛行器在銀心的噴發處打撈這種金屬鉈的結晶體。

同時,聯合議會也鼓勵民間組織去打撈,然後賣給聯合議會,從而誕生了一個新職業,星際漁民。

不過,這樣純靠運氣打撈鉈晶體的方法效率很低,要湊夠一艘戰艦的矽化鉈沒有個幾年的積攢根本完不成。

現在隻能寄希望於能不能找到新的礦點。

2086年9月,探索戰艦東山號到達了小麥哲倫星係,在相距甚遠的兩個地方放置了兩個傳送裝置以後,悄悄的返回了銀河係。

對於小麥哲倫星係,聯合議會的態度是暗中監視。

2086年12月,探索戰艦山川號順利到達大犬座矮星係,在放置好兩個傳送裝置後,繼續向著星係內探索,這是陳新宇的兒子陳小川的探索戰艦。

大犬座矮星係內部總共包含了10億顆左右的恒星,直徑大約為5300光年。

它是距離銀河係最近的星係,隻有2.5萬光年。

進入大犬座矮星係後,可以監測到整個星係到處都是濃密的恒星、氣體和星際塵埃,在銀河係巨大的牽引力下,在星係的後方形成了一條恒星細流,整體形狀就像是一個小蝌蚪。

山川號真正進入星係後,發現星係內的恒星最多的是紅巨星,一些圍繞恒星運轉的行星上麵也都是火山遍地,離恒星遠一點的行星的飛行軌道都是非常的不穩定。

這是因為恒星係之間的距離太近了,恒星受到了兩個恒星的引力作用。

陳小川以50倍光速在亞空間內飛行,同時加大空間蟲洞跳躍點的監測。

在行進了,一個月後,陳小川在一個破敗的紅巨星星係發現了一些稀有的礦藏。

不過一路走來,沒有發現任何的生命跡象,也沒有發現液態水的存在。

於是,他一路繼續向著星係中央黑洞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