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年8月1日,前往小麥哲倫星係的探索戰艦天山號,發回來信息,說他們戰艦的戰艦在航行過程中發現了一條特殊的通道。

他們的戰艦在進入這條通道以後,飛行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倍,在亞空間裏麵飛行也是同樣如此。

科學院迅速派遣科學家前往驗證。

很快,這條星際高速公路就被證實了,這條通道連接了銀河係和小麥哲倫星係。

先穿越蟲洞,然後再從這條星際高速公路飛往小麥哲倫星係,5年多就可以到達,比之前預計的少了一半多的時間。

於是,陳新宇派遣了大量的探索戰艦在銀河係的外圍尋找通往其它星係的星際高速公路。

第二年,科學院參考空間蟲洞的原理,研究出了探測星際高速公路的儀器。

於是,一條條連接其它河係的星際高速公路都被一一發現了,這些星際高速公路如同人類的神經,連接著一個個的河外星係。

同年6月,探索戰艦在亞空間的的飛行速度提高到了光速的55倍。

原本阻擋人類探索其它河係的帷幕,被緩緩的拉開了。

一艘艘的探索戰艦沿著星際高速公路向著一個個的河外星係再次出發了。

同年的十月,在銀心做勘測的基地在銀心的噴射物中捕捉到了一種金屬鉈的結晶,它的強度超越了人類目前所有的金屬材料。

用這種結晶體製造的戰艦,理論上可以扛住黑洞內的巨大壓力。

不過這種金屬鉈的結晶體在銀心的噴射物中含量太少了。

勘測基地收集了幾個月也隻有收集到了三公斤的結晶體,這個數量隻能拿來做做實驗用。

最終,這些結晶體被做成了50個玻璃珠大小的信號發射器,準備放入黑洞進行勘測。

當然不是銀心的那個巨型黑洞,而是陳新宇在外旋壁發現的那個恒星黑洞。

在離黑洞500萬公裏的地方,勘測小隊控製著飛行器先是放出了一顆信號發射器。

信號發射器隨著黑洞的引力快速的向著黑洞中心墜落,400萬,300萬,200萬,還是沒有破裂,這驗證了這種材料的強度,但這也是發射器最後發出信號的地方,而且信號延遲的很厲害。

應該是在200萬公裏的地方,黑洞的引力劇增,發出的激光信號同樣受到了黑洞引力的牽引,到了這個位置,連光線都無法逃脫黑洞的牽引力。

有人建議用量子糾纏通訊裝置,但是它需要的裝置體積大的多了,那幾公斤的鉈結晶體根本不夠,而且體積大越大,它能承受的黑洞壓力越小。

接下去,勘測小隊準備用接力的方式,看能否窺到一絲黑洞內部的景象。

於是,一次性投放了10個信號發射器,依次向著黑洞飛去。

這一次,通過接力傳送信號,傳送回了距離黑洞100萬公裏地方的景象,那裏一片漆黑,外麵的星光在飛到黑洞附近的時候,被黑洞引力吸引,劃出了一道道光怪陸離的弧線,向著黑洞中心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