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服了西哇文明和羅刹文明以後,整個銀河係裏麵已經沒有可以威脅到人類文明的文明存在了,人類文明成為了銀河係的實際統治者。

人類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突破自身的極限,這樣才可以探索更廣闊的星空。

人類科學院的兩大研究方向。

一個是軍事科技方麵,繼續提高戰艦的飛行速度,攻擊力,防護能力等,這是投入最大,也是陳新宇最重視的。

另外一個研究方向是生物科技,如何提高人類的壽命,提高人類的身體強度,提升人類的智力水平。

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雖然都已經達到了420歲,但是星係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過遙遠了。

動不動就是成千上萬光年的距離,420歲的壽命,對於星係航行來說,真的是微不足道。

人類的科技研究方麵也陷入了瓶頸,如果不能有大的突破,那麽人類隻能一直困在銀河係一個星係。

人類現在能往外星係發展的方向,隻有循著蟲後十七來到銀河係的路線前往小麥哲倫星係,當時蟲後十七也是通過了一個空間蟲洞,再加上上萬年的時間才到達銀河係的。

現在人類的戰艦有了超光速飛行的能力,估計花費十來年的時間應該可以越過這19萬光年的巨大空間距離。

但是小麥哲倫星係就是蟲族的世界,人類到達以後,如果不通過戰爭的方式根本無法獲得任何的利益。

而且和一整個河係的蟲族戰爭,人類文明獲勝的幾率不是很大。

不過,陳新宇還是暗中派出了一艘探索飛船前往小麥哲倫星係,先建立起傳送坐標點,有備無患。

。。。

另外,穆裏亞號戰艦已經充能30%了,理論上它已經可以輕易穿越河係之間的巨大空間。

但是戰艦的智腦告訴愛麗絲,雖然他們當時擺脫了敵人的追殺,但是若是要動用穆裏亞號,會引起巨大的空間波動,很容易會被敵人的監測係統注意到。

另外一個中子戰星就別提了,自上次離開以後,沒有任何的消息,即使陳新宇和愛麗絲兩人一同前往,也沒有任何的回應。

。。。

人類已經在上次陳新宇發現的那個黑洞附近,建立了一個大型的觀測基地,正在對黑洞進行大規模的勘察。

由於黑洞的巨大引力,人類派出的探測儀器在到達一定的位置,就被黑洞的引力扯碎,無法深入黑洞內部勘測。

。。。

經過幾年的飛行,人類的探索戰艦到達了銀心附近,在距離銀心處大約1光年的的位置,同樣開辟了傳送點。

對於這個在銀河係中央的巨大黑洞,人類文明更加無法接近,隻能在邊緣做一些勘測。

現在急需一種新的材料,它能抗衡蟲洞的巨大壓力,可以用來建造戰艦,從而進入蟲洞中心。

而且穆裏亞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文明的資料裏麵都提到了,黑洞和四維空間有關,通過黑洞可以進入四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