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小川的戰艦航行了三個月的時候,山川號探索戰艦掃描到了一個空間蟲洞。

在小型飛行器測試證明安全後,山川號探索戰艦進入了空間蟲洞,來到了接近大犬座矮星係黑洞中央的一個星係。

這個星係是一個四恒星星係,隻有一顆恒星還在勉強的運轉著,不過也快熄滅了。

剩餘的三顆恒星則變成了兩顆紅巨星和一顆白矮星,整個恒星係還有五顆行星在圍繞著恒星中央旋轉,而且運行軌道還是比較穩定的。

這是因為四恒星星係的引力比較大,其它恒星係對星係內的行星作用力非常小。

探索戰艦掃描到在第四顆行星上有智慧生物建築的遺跡。

於是山川號向著這顆行星降落了下去。

這顆行星的內核早就冷卻,沒有了任何的液態液體和有機質,行星的引力隻有地球引力的八分之一,整個星球隻剩下了荒涼,冷寂,孤獨。

掃描到的智慧生物遺跡在星球的一座高原上麵,裸露在外麵的部分是一個高大約100米的圓頂建築。

陳小川穿著機甲來到建築的前麵,整個建築就是在一整塊的石塊上雕刻出來的,這也是它能幸運的保存下來的原因吧。

不過,建築的表麵已經被風化侵蝕的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隻有剩下斑駁的幾十根粗大的石柱,頑強的支撐著整個建築。

在石柱的中央有兩扇20米高,15米寬的巨大石門,石門上原來應該也雕刻有花型,但是現在隻剩下了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麵。

陳小川上前推了一下石門,沒有推動。

陳小川後退了十幾米,用空間刃開始了切割。

很快,石門的四周都被切割了一遍。

陳小川輕輕的飛了起來,對著石門的頂部用力一推,石門轟隆隆的向後倒了下去。

大量的灰塵從通道裏麵飄散了出來。

等灰塵散去,陳小川帶著幾個隊員進入了通道。

通道裏麵的灰塵至少有兩米厚,底下的灰塵已經凝結成了化石。

石壁上依稀還能看到一些照明設備遺留的痕跡。

走了幾十米,到了第二道石門。

很快,陳小川打破了石門,走進了通道,這一道石門後麵保存的相對比較好,灰塵隻有積了半米左右。

接著是第三道石門。

這道石門後保存的更加完整,石壁上雕刻的圖案還隱約可見。

陳小川的一個女隊員開始掃描石壁上的圖案,並讓智腦試圖還原。

走過通道,來到了一個巨大的大殿。

大殿高大約50米,長80米,寬40米,當中有4根10米粗的石柱支撐著。

大殿的最後麵的高台上,有一個石像,掃描還原後的影像是一個類似蜥蜴的人形生物坐在那裏,它的右手中還握著一根金屬權杖,左手拿著一本金屬書。

奇怪的是這本金屬書和金屬權杖的表麵還閃爍著金屬的光澤。

陳小川從石像手中取下了書和權杖,交給了手下分析。

得出的結果,書和權杖都是金屬鉈的結晶體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