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再請問陛下,至今日,七十三國中有幾國確定了藩屬?”

“隻有嶽丈一國。”

畢竟大秦帝國的完全掌控範圍離西五省還是太遠,諸外族國王還在觀望猶豫也是正常,多是在等明年塞琉古國來人後再做決定。

大宛國王聽完這話一臉愁容“如此,小王有替陛下擔心,諸國尚不決定藩屬,並非大秦帝國不強盛,而是諸國來往塞琉古國比來往大秦帝國更近。”

“小王又聽說,安條克三世有意在諸國聯絡,或是諸國權貴,或是諸國之中不得意之人,其中做作,小王卻不甚了解,但請陛下提防。”

大宛國王看似是在善意提醒,實際並非無私。

嬴宏打通大秦帝國和諸外族國之間的交流才沒幾年,相比之下,諸外族國實際上和西亞、南歐國家的交流更深遠一些。

之所以有今天北平聚七十三外族國王,多是因為諸外族國王懾於嬴宏的武力。

嬴宏一巡西域之前,西域三十六國國王哪個都沒敢想東邊的匈奴會有一天突然衰敗,更不敢想到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小將兩戰打爛了匈奴。

所以嬴宏一巡西域之時才會有如鄯善國王主動進獻公主聯姻的事。

龜茲公主也是如西域三十六國國王一樣,對匈奴突然衰敗的事實實在是太震驚了,才會主動來見嬴宏並傾心愛慕。

但像大宛國王和其他一些國家在西域西側的國王,一開始其實並沒打算進獻公主聯姻,公主雖然易得,卻也是重要的政治資源,隻對一名無名無姓的小將拋出實在太浪費了。

嬴宏領萬軍兩戰屠四十萬匈奴確實勇武得嚇人,但進入西域,嬴宏屬於孤軍深入未知之地,西域西側諸國國王原本隻是想好言好語,大不了再送些補給,趕緊打發嬴宏走了就行了。

誰成想西域三十六國的刺客首領,龜茲公主突然成了嬴宏的妻妾了。

外來之將尚且張狂,再有內者策應,大宛國王是見如此局麵才主動進獻公主求的聯姻,西域西側其他國王也是如此。

而且誰也沒想到嬴宏率萬軍深入未知之地,竟然隻一戰就打得歐西德莫斯差點兒亡了國。

這也使西域三十六國國王徹底認清,無論是在何地,隻要嬴宏到了,必定征服。

仁義禮信說到底,真正使諸外族國王順服嬴宏的還是嬴宏自身的武力,這也就說明,諸外族國對大秦帝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其實並不高,諸外族國王對嬴宏也並非沒有私心。

隻一個兩個公主,三年五年時間,怎可能換得來諸外族國及國王的真心順服。

像大宛國王此時就是存有私心的告誡,大宛國王的臣服已經為自己的國家從大秦帝國這裏換來了豐厚的回報,但在新疆省和安西省的環境裏卻是獨一份的,其他七十二外族國王肯定眼紅懼怕。

既然眼紅,既然懼怕,七十二外族國王肯定會麵臨兩個選擇,一是為了保全自己國家的獨立性,回國後立刻回應安條克三世的聯係,對大宛國形成戰略同盟圈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