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實話,奴隸和奴隸的子女在社會上受到的對待其實還不是最差的。

受嬴宏改革和宣傳影響,貴族階級的地位一落千丈。

新勳貴和新清貴還好,因為是嬴宏抬起來的,受影響並不大,最多也就是沒有以前那般的社會特權了,百姓對其的稱呼也不必再刻意尊貴了。

舊世家貴族(既現在豪族)、舊地主、舊學閥卻是難受的很,尤其是在北平、鹹陽、邯鄲地區,臨菑地區也在慢慢改變。

這些嬴宏在政治上的敵人,百姓對其也是毫無好感可言,雖然其仍占據大量社會資源,在社會上卻真真成了狗都不理的玩意。

若無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特殊幫扶,這些人在社會上才是寸步難行,尤其是工作崗位上的安排和供給工資製度、食堂製度以及社會各項保障製度的落實,都是以這些人為末,其子女隻想入學也會受到各種非官方的刁難。

嬴宏沒將貴族階級現在的情況說明,也是故意要反過來算計一下諸外族國王。

但雖然國境不大,人家好歹也是當地貴族出身的國王呀,同樣有貴族階級性,對大秦帝國關內貴族階級的窘狀自然有些察覺。

“這麽說來,倒是藩國有利一些。”

“諸位嶽丈也不用著急,是藩國是屬國還需要著情況決定,朕可以等。”說真的,嬴宏始終是想以最直接了當的方式解決任何問題,嬴宏本就不適合做政治,隻不過是因為事情總是曲折,走直線通常走不通。

“陛下說的是,小王等也需回國再與國中大小官員商議藩屬之事,還請陛下多擔待。”

“無妨。”嬴宏倒是不在意諸外族國王至今還不能決定臣屬問題,諸外族國晚一天決定,大秦帝國對外族國的投資也能推遲一天。

大宛國王倒是樂得見到如此局麵,大秦帝國對大宛國的各項支援項目已經定下總綱了,隻等明年開春後,大宛國就能接受到大秦帝國的各項支援了。

其他諸外族國能多猶豫一天,大宛國就能多彎道超車一節,對日後大宛國在西五省的地位提升也更有好處。

但也不是七十二外族國王都還在猶豫臣屬問題,阿爾沙克二世現在就想和嬴宏簽訂國書,使帕提亞國成為大秦帝國的藩國。

隻是帕提亞國不僅和大秦帝國有臣屬關係,和塞琉古國也是,阿爾沙克二世沒辦法頂著和塞琉古國斷絕友善關係的危險再和大秦帝國進一步確定臣屬關係。

想來嬴宏也不會同意阿爾沙克二世想進一步國家關係的請求。

留學製度的總綱商議確定後,再有諸多細節就要中央外交部和諸外族國國王、國相、國卿去談了。

會議結束,諸外族國王先後離開大會堂,隻有大宛國王還坐著不動,最後離開的歐西德莫斯先是在輪椅上凝視了一會兒大宛國王,然後才懷有心事的離開。

等大會堂隻剩嬴宏和大宛國王兩人,大宛國王還有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