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十七領秦王令駐軍守備關外,使關外諸部族安定無亂,有守戰之功,亦當封賞,遂封童十七為東肅郡主,為公爵,賞三千錢,食百石。”

“童十九領秦王令治守東南亞半島,有治守之功,亦當封賞,遂封童十九為南瞻郡主,為公爵,賞三千錢,食百石。”

這四人不僅是因為功勞卓著,更是因為其勢力都尚獨立在外,故此,才受封公爵。

“列豺領秦王令……”

……

再受封者如列豺、列明、童十三,分別因戰功受封越侯、滇侯、閩侯,為一字侯爵,又如王賁、蒙恬,也是因戰功加封一字侯爵,而王離、蒙轍、李由、章邯則是因戰功受封二字侯爵,且皆有錢糧賞賜。

不過侯爵之中章邯有些特殊,以章邯之功,是可以受封一字侯爵的,但因為嬴宏對章邯有別的安排,而一字侯是有封地的,所以章邯隻受封二字侯爵。

再往下就是人民軍與參與了伐陳、吳匪亂的諸將了,因為嬴宏早有製度,百姓平民者因戰功可授男爵,所以這些人便受封了男爵位,且亦皆有錢糧賞賜。

再然後就是諸軍,亦皆有賞賜。

嬴政此次大封賞一共賜姓了十七位皇子,並封了十五位嬴氏王爵和一位外姓王爵,以及四位公爵和九位侯爵,還有數量眾多的男爵,卻隻有嬴宏沒有任何加封賞賜。

這還隻是武將的封賞,嬴政對文官的賞賜也沒落下,如許田、墨木、文述、公輸信、徐福、蒙毅、蕭何等北平中央政府高級官員,皆因功勞賞有大秦帝國工農商業某一支的百分之五的終身股份,並世襲三代。

如許田受賞的是大秦帝國的糖業股份,墨木受賞的是大秦帝國的紡織業股份。

再其下有功勞者,不分北平中央政府與鹹陽朝堂,也皆因功勞受賞大秦帝國工農商業某一省內某一支的百分之三的終身股份,並世襲兩代或一代。

而這些受賞的文官中又有一個特殊的人,李斯。

如右丞相馮去疾,其隻有功勞沒有什麽過失,所以受賞的是某省製茶業百分之三的世襲兩代的終身股份。

可左丞相李斯就不同了,嬴政雖然沒有論罪,但誰都知道李斯是胡亥篡逆稱帝的主使者和參與者,所以明勞抵暗罪,李斯隻受賞了百分之三的終身股份,人死股份消。

不過即便如此,李斯也很滿足了,嬴政和嬴宏沒把自己殺了沒把李氏滅了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如此,大封賞即結束。

但眾文武百官還等著嬴政放大招呢,至諸皇子以下,多是‘領秦王令’如何如何,可見嬴宏的功勞有多大,眾文武百官還等著嬴政給嬴宏的賜姓和封賞呢。

可嬴政等宦官宣讀完對李斯的賞賜後就拱手了“秦王,國家新定,諸事皆需重理,而大秦當施新政,於此,你做安排吧。”

“兒臣領旨。”嬴宏知道嬴政要給自己什麽,所以對此時的無封賞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