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大朝會也與上次大朝會不同,上次大朝會時,北平中央政府諸百官實則還是嬴宏的獨立藩國內的人臣,權勢名望較鹹陽文武百官也居下風,隻是憑嬴宏一人獨勢而力壓群臣。

但這次,於嬴政和嬴宏治下的北平中央政府官員於權於勢於名,都已經不是受胡亥牽連的鹹陽文武百官能比得了的了。

又因為嬴政的諸皇子都手握兵權,此次大朝會上的皇室宗族勢力也龐大了不少。

但不管形勢怎麽變化,最高權力還是集中在嬴政和嬴宏手裏。

於朝會上,百官與皇室宗族先是跪拜皇帝嬴政,嬴宏也要跪拜。

“眾卿平身。”嬴政也沒有長篇大論,隻等眾人起身,嬴政便開始論功行封賞“朕居北平五年,期間國亂,多有良子忠臣保國,使大秦再歸太平,諸子諸臣各有功績,當論功封賞。”

一旁側立宦官手捧詔書宣讀:

“長皇子趙王扶蘇,領朕旨意,治守大秦之西域數載,使西域安定無亂,有文治之功,遂賜姓嬴姓嬴氏,特許讚拜不名、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賞錢萬,食百石。”

“七皇子……”

“八皇子……”

……

“十八皇子楚王胡亥,領朕旨意,監秦地軍政諸事,使秦地不受戰亂襲擾,又斬殺叛匪陳、吳及其諸將,本應封賞。”

“但胡亥理秦地軍政時多僭越,又使秦地衰落混亂,罪責過失在前,功勞尚不足抵,遂將為楚公,隻特賜姓熊姓嬴氏,以觀後效。”

“十九皇子……”

“二十皇子……”

……

“二十二皇子……”

簡而言之,嬴政的十八個現存皇子中除嬴宏外都賜了姓,而且扶蘇、胡亥、嬴宏以外的十五個皇子又都以姓封了王,亦都有大致相同額度的物質賞賜。

不過新增特許讚拜不名、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隻有扶蘇一人,且胡亥由王爵貶為了公爵。

“韓信領秦王令先後征戰燕、齊、楚地,又至嶺南平定任、趙叛亂,且在秦王治下參與平六國餘孽之亂,再滅偽楚國,功勳甚偉,當以特封,遂封韓信為韓王,領南美洲開國之事,再賞八千錢,食百石。”

此番封賞,為外姓者受封王爵隻韓信一人,倒不是韓信真的功高震主,使嬴政和嬴宏拿韓信沒辦法,隻是嬴宏有言在先,要封韓信為韓王,並支持韓信去南美洲建國,所以如此。

“童一領秦王令治守東瀛島數載,有治理地方之功,又於秦王治下參與平亂,有戰功,治戰之功,當為封賞,遂封童一為瀛國公,賞五千錢,食百石。”

“童二領秦王令先平東胡、肅慎諸部,又擒匈奴單於之子,且治守外蒙數載,有治戰之功,亦當封賞,遂封童二為蒙國公,賞五千錢,食百石。”

“童五領秦王令駐軍並開發南洋,又於秦王治下參與平亂,有勞戰之功,亦當封賞,遂封童五為南國公,賞五千錢,食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