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文武百官皆是震驚,嬴政這是要幹嘛?就算要立嬴宏為太子,甚至要禪位於嬴宏也得提前說一聲吧。

難道是因為嬴宏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就把此事跳過了?這也太不合理了吧?總不能連對嬴宏的一句評價也沒有吧?

嬴政卻不理文武百官的震驚,嬴宏也沒工夫搭理文武百官的驚訝“於陛下居北平後,大秦重新安定之前,大秦帝國實際上是有三個政府,既孤和趙王及楚公分別監治的北平中央政府、西域臨時政府和鹹陽朝堂。”

“而今大秦帝國重歸安定,三個政府亦要歸一,且於此之後,大秦帝國隻許有一個中央政府,隻能有一個中央政府,再有敢妄稱者即為叛逆。”

嬴宏先定了國家正統法統,再言官製改革“為國者當有主次,為官吏者亦當有上下,孤早已定下製度,隻在此重申。”

“正國級為皇帝,大秦帝國亦以皇帝為根本,皇帝自有參政權、議政權、行政權、任命權與最終決策權,至始皇帝陛下以後登基為帝者,應是由太子任繼位或先皇禪位產生。”

“副國級為太子或一字王,太子或一字王於皇帝治下,有參政權、行政權、行政權,代皇帝監國時有決策權。”

“自今日後起,一字王是皇帝諸皇子先由中央常任委員、中央委員、中央部長提名並經過皇帝許可,再由中央常任委員選舉並經過皇帝確認產生,太子是由皇帝從以舊七國國號為稱一字王中考核並任命產生。”

嬴宏說“自今日後起”,既是說韓信的韓王是例外,又是承接並承認了嬴政剛才所封諸王的合法性。

“而舊時三公亦廢除,以中央常任委員為任,中央常任委員級者於皇帝治下,有參政權、議政權、副國級人事提名權與選舉權。”

“亦自今日後起,為中央常任委員者,是為中央委員與中央部長者先受皇帝提名,再經省級和省部級官員選舉產生。”

“故此,舊時九卿亦廢除,以中央委員和中央各部部長為任,中央委員於皇帝治下,有參政權、副國級人事提名權與中央常任委員人事被選舉權。”

“中央各部部長於皇帝治下,有行政權、副國級人事提名權與中央常任委員人事被選舉權。中央委員與中央部長皆受皇帝直接任命。”

“以上為大秦帝國中央政府變革,而各地方政府亦要變革,以此為例。”

嬴宏拿出了兩份大秦帝國的地圖,一份是以郡縣府衙為地方治理的區域地點劃分地圖,一份是以省、市、鎮政府為地方治理的區域地點劃分地圖“如此變革,大秦帝國既劃分三十六省為地方大單位。”

除去現在還進不去的西藏高原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嬴宏不僅照搬了後世的二十七個省和自治區劃分及名稱,還新增了外蒙古省、朝鮮省、東瀛省、安南省。

又因為嬴宏曾領兵一直從中亞打到南亞,且有扶蘇治理穩固其地方,所以又增加了安西省、北印度省、東印度省和南印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