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國際均勢以維持國家生存的思想幾乎從國際關係的曆史產生以來就出現了,關於均勢(balance of power)的理論也是犖犖大端。歐洲啟蒙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就認為,18世紀的“基督教歐洲”“一致統一奉行盡可能維持彼此間的平等均勢這個明智的政策”,然而,均勢理論或均勢思維方式雖然在政治分析和政策決策中普遍存在,但由於使用者對其不同的理解和使用角度,也最容易引起爭議。首先,作為其分析基礎的權力概念及其作用就缺乏共識。漢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把權力看成國家的一種重要目標,他指出:“國際政治,像所有政治那樣,是爭奪權力的鬥爭。不管國際政治的終極目的是什麽,權力總是其直接目的。”而肯尼斯?沃爾茲(Kenneth N。Waltz)則認為,在無政府狀態下,安全是國家的最高目標,但“權力隻是手段而非目的……國家不能讓權力這種可能有用的手段變成追求的目標”。因此,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說過,“有關權力的定義如此之多,這是令政治學家們感到尷尬的事情。”其次,均勢概念本身也含義混亂,無法精確地量定。伊尼斯?克勞德(Inis L。Claude,Jr。)批評一些使用均勢概念的學者經常不說明其確切的含義,而是“任意地從這個詞的一種用法跳到另一種用法,然後又跳回來,往往不預先警告說它存在著多種含義”。而尼古拉斯?斯拜克曼(Nickolas J。Spykman)則認為這一概念不能充分地解釋事實,他寫道:“實際情況是,各國感興趣的是對它們有利的平衡(不平衡)。它們的目標不是均衡,而是最大限度的邊際優勢。”由於均勢概念的多義性和人們使用的隨意性,不少學者主張均勢不能作為科學分析的工具。

    但是,均勢這個概念能夠在學術界和政治家中流行,也並非沒有經驗事實上的理由,畢竟國際關係的各個時期確實反複出現過均勢狀態,許多國家在國際鬥爭實踐中還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奉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從這個意義來說,均勢一詞表達了重要的思想內容和現實特征。正如赫德利?布爾(Hedley Bull)指出的,“在我們的詞匯中不能沒有‘均勢’一詞,所需要的是慎重地加以解釋,前後一致地加以應用。”

    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人們對均勢概念存在著四種理解:一種局麵或狀態,一種普遍傾向或國家行為的法則,政治家的一種行動指南,或某些類型的國際體係特有的維持自身係統的方式。這四種認識雖有一定差異,但它們的內涵有相通之處,因為“隻要我們從平衡而不是從優勢來界定勢力均衡,那麽這四種用法並不一定相互矛盾”。

    本書對均勢的假定是,在競爭性的國際體係中,國家都首先麵臨著生存安全的壓力,雖然強國和弱國感受的壓力可能不太相同,但正如處於自然狀態的人一樣,國際無政府狀態也是一種自然狀態,因而相互之間必然存在深刻的疑懼和利益衝突。基於生存的第一壓力和對外部威脅的最壞打算,即使是追求維持現狀的國家也會像侵略者一樣尋求擴張,即尋求領土和影響的擴大和相對於他國的軍事優勢,從而產生出國家之間的緊張、衝突和對抗。獲得安全的最理想狀況是成為對手無法挑戰的霸權國,但由於國家間競爭的絕對性,處於權力角逐中的大國為了避免其他霸權國的出現而危害自己的安全,必然會采取某種政策措施來抵消他國權力增長的威脅,其結果使得國際關係形成一種相對的力量均勢,這正是世界曆史上全球霸權從來沒有真正出現的根本原因。從這個意義來說,均勢既是一種主觀行為,又是一種客觀趨勢。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可從均勢概念作出預測:倘若出現破壞平衡的國家,即一個具有實力的企圖建立霸權(不管是世界霸權還是地區霸權)的國家誕生時,該體係中感受到其威脅的成員國將設法尋求某種方式與之抗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