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主政遼東,采取的軍事部署,是一個完整的防禦體係。既有沈陽、遼陽、開源、鐵嶺等堅固據點城市為依托,同時有機動騎兵體係動態防禦。大縱深防禦,以戰為守,戰守轉換。把努爾哈赤搞得,束手無策,隻能蟄伏。

    不是明朝軍隊打不了仗,而是後來的軍事策略根本就胡來。否則一樣的條件,熊廷弼為什麽玩得轉,王化貞就全都搞砸了。

    熊廷弼被搞下去,是因為朝廷裏的勳貴、閹黨、文官都在出於黨爭的需要,養寇自重。熊廷弼的路線和曆代對北方民族的戰爭是同一種手段。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李世民他們都是這麽打的。

    可是奇怪的是,熊廷弼被弄下去了之後,大明開始了奇葩的打法。這種打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這種打法就是這位帝師做的第三件事,修築關寧錦防線和組建關寧軍。

    第三件事,修牆。曆史上可有靠一點點的往前修牆,把敵國打敗的例子嗎。這得有多荒唐。

    他們變熊廷弼以攻為守策略,為以守為守的策略。基本上再也不攻了。就是悶頭修城堡,一點點的往北方推進。

    可是,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四百萬兩,他親手建立的關寧錦防線,一共花了300萬兩的營建費用。此外每年維護城堡也要80萬兩。還要一年五百萬兩軍費養著關寧軍。

    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打仗雖然花錢多,但是大規模的戰爭持續時間很短。花上一千萬兩,把事情解決了,也就是了。熊廷弼的做法是正常的做法。

    而他們東林搞得這個30公裏寬,185公裏長的防線。每年都要花掉讓財政破產的錢。從天啟朝一直到崇禎倒台。足足二十年。把大明的血都抽幹了。

    古往今來,就沒有這麽玩的。

    打仗的錢,絕大多數都會花到戰場上。搞工程的錢,花到哪裏去了誰知道。是打仗撈錢多,還是搞工程撈錢多。東林諸位君子自然是算的明白這個賬的。

    這三件事其實就是一件事,就是為了走修牆路線。把戰爭變成搞工程。隻有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按照熊廷弼的搞法,建奴要是沒了,去哪裏發財去。

    所以必須阻止他!

    現在這樣多好,關寧這邊吸盡了大明的血。另一邊通過毛文龍走私。把建奴屠殺遼東漢民,獲得七八千萬兩白銀也賺過來。維持這種現狀最有利。

    本來遼東全線潰敗是王化貞搞的,王化貞直接下獄。他是必須要殺的。熊廷弼則是開缺回籍。讓他滾蛋了事。

    畢竟他是一個不可多得軍事人才,說不定哪天搞砸了,還得用他呢。

    華夏式的權力運作藝術,就是需要你發揮作用,你才能發揮作用。不需要你發揮作用,你就發揮不了作用。

    本來他老實在老家呆著,慢慢的淡化出朝廷視線也就沒事了。

    可是熊廷弼放不下遼東,自己又回來了。

    終於,有大人物不能容忍了。

    .\/75359479\/781312061.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