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原之隰,奚有於高?大山之隈,奚有於深?訾讆之人,勿與任大。譕臣者可以遠舉。顧憂者可與致道。其計也速而憂在近者,往而勿召也舉長者可遠見也;裁大者眾之所比也。美人之懷,定服而勿厭也。必得之事,不足賴也;必諾之言,不足信也。小謹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體;有無棄之言者,必參於天地也。墜岸三仞,人之所大難也,而猿猱飲焉,故曰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不行其野,不違其馬;能予而無取者,天地之配也。

——《管子》

譯文

平原上的小坡,怎麽能夠算作高?大山上的小溝,怎麽能夠算作深?專挑好人毛病專說壞人好話的人,是不能委之以重任的。謀慮遠大的人,可以同他共圖大事;見識高超的人,可以同他共行治國之道。但是,對於那種貪圖速效而隻顧眼前利害的人,走開了就不要召他回來;注重長遠利益的人,影響也就深遠;材器偉大的人,會得到眾人的依賴;要人們感懷自己,一定要行德而不可厭倦。不應得而求必得的事情,是靠不住的;不應承諾而完全承諾的語言,是信不得的。謹小慎微也不能成大事,就好比挑揀食物不能使身體胖起來一樣。能夠不放棄以上這些格言的,就能與天地媲美了。從三仞高的崖岸上跳下來,人是很難做到的,但猴子卻毫不在乎地跳下來喝水。所以說,驕傲自大,獨斷專行,乃是行事的禍患。雖不到野外跑路,也不要把馬丟掉。能夠做到隻給人們好處而不向人們索取報酬的,那就同天地一樣偉大了。

法家智慧故事

管仲認為成才的敵人是自己的驕傲,取得成功之後,不要居功自傲,要謙虛,沒有成就的人,貴其取得成就,取得成就的人,其表現好象沒有任何成就一樣,才是最高修養。

蕭何,西漢開國元勳,官至西漢丞相,史稱“漢初三傑”之一。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率領軍隊長期在前線作戰,丞相蕭何全麵主持漢國的後方事務。此時,蕭何的權力極大,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決定漢國的最終命運。楚漢戰爭中,楚漢雙方為了摧垮對方,都積極策反對方陣營中的實力派。長期滯留在前線的劉邦非常擔心後方的蕭何被楚國策反,因為如果蕭何被楚國策反,漢國就等於被人釜底抽薪,必敗無疑。因此,劉邦極力安撫蕭何,屢次派遣使者慰問蕭何,名義上是慰問,實際上是窺察蕭何的動向。

蕭何因為疏忽,對於劉邦屢次派遣使者慰問自己的真實意圖沒有詳加推敲,倒是鮑生在一旁看出了門道。鮑生得知劉邦屢次派遣使者慰問蕭何的事情後,看出劉邦對蕭何起了疑心,便去拜見蕭何,建議蕭何將自己家族的子弟送往前線參加作戰,以此表明自己對劉邦的一片忠心。

蕭何畢竟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雖然一開始沒有看清劉邦的真實用意,但一經鮑生點撥,立即醒悟過來,爽快地接受了鮑生的建議,將自己家族的子弟送往前線參加作戰。鮑生對劉邦心意的揣測果然準確,劉邦一見蕭何的家族子弟來到前線,立即消除了對蕭何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