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聽則愚智不分,責下則人臣不參。其說在“索鄭”與“吹竽”。其患在申子之以趙紹、韓遝為嚐試。故公子汜議割河東,而應侯謀馳上黨。

——《韓非子》

譯文

一一聽辨,那麽智慧與愚蠢就分不出來,將言行相互參驗,那麽做臣子的就不會提出參考意見。這種說法在“索鄭”與“吹竽”的故事中就有。這種禍患發生在申子用趙紹、韓遝去試探韓昭侯的事中。所以公子氾建議割讓黃河東麵的土地,而應侯範雎陰謀馳騁上黨。

法家智慧故事

韓非子提出了自己的識才主張,防止君主啟用那些沒有才能卻渾水摸魚、鑽營權謀的人,而真正有才能的卻難以發現。君主應該分別聽辨,通過言談辨別才能,再通過對他們各自的行為分別檢驗,來判定臣下的真是才能。

韓非子用“濫竽充數”這個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這個成語原本是諷刺人沒有真才實學,而韓非子用這個故事來勸諫君主。

古代有一種用竹管編成的,樣子像笙的樂器叫竽,它吹奏起來也很好聽。戰國時期,齊國的齊宣王為了尋歡作樂,在宮廷裏專門設一個大樂隊為他演奏。他特別喜歡聽用竽吹奏的音樂,又喜歡講排場。吹竽的樂隊就有300多人,他經常叫這麽多人一齊吹竽給他聽,而樂工的待遇也是很優厚的。

有一個南郭先生,聽說齊宣王愛聽竽的合奏,他本來不會吹奏,但見到有很優厚的待遇便想混進樂隊裏。於是,他買件竽去見齊宣王,吹噓自己會吹竽,吹得如何好。齊宣王本來就喜歡樂隊的人越多越好,所以沒有 多問,就把他留下來編在樂隊裏。

每次樂隊吹竽時,南郭先生就在裏邊,學著別人,好象會吹的樣子,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搖頭晃腦,裝模裝樣地在樂隊裏充數。南郭先生混過一次又一次,三年過去了,誰也沒有發現,每次同其他樂工得到同樣的 優厚賞賜。

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同他父親一 樣也喜歡聽吹竽的演奏,但他不喜歡合奏,而喜歡獨奏。於是,他叫樂工們一個一個地演奏。南郭先生看到這種情況,知道不能在樂隊中充數了,再混下去怕現出原形,在別人獨奏時,就偷偷地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