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對星辰運動沒有意義的其他空間運動都不存在的話,另外再假設實是和本體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免於變化,且由自身而成善,還可以作為一個終極,那麽就我們上述提過的那些實是以外,再不存在其他的實是了,而這所有的數目就都是本體的數目了。即便是真的存在其他的實是,它們會因為運動的極因而產生變化。可是實是除了上文提到過的天體運動之外應該是不會有其他運動的。這種說法從被動變物體來說也是合理的。運動是被運動物體中的,受動者的存在是致動者之所以致動的理由,運動是為了星辰,而非為了運動自身或是為了其他運動而運動。如果運動的目的是另一個運動的話,那麽一個運動就要向另一個運動去追溯,這樣無盡地循環是不可能的。因此運動的終極目的就在於在天空中運行的天體,它們才是運動的表現。

    宇宙顯然就隻有一個。如果宇宙的數量也和人一般多的話,那麽運動的原理也會和人一樣隻有一個形式,但是數量卻很多。數量多的事物普遍具有物質,一個相同的關於人的定義卻在眾多的人身上都可以適用,蘇格拉底就是眾人中的一個。而那些基本怎是是不具備物質的,它屬於完全實現。保持不動的原動變者盡管數量為一,但它的定義也隻是一,而受動的事物經常且延續的運動也是如此,因此宇宙隻能有一個。

    遠古的祖先們都把自己世代傳承下來的認識一代代再傳給他們的子孫們,而這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神話,他們把所有的天體都說成了是神,關於神的秘密都在這些天體當中。此後這些道理被用來勸誡民眾,維護禮製以及在其他的實際用途中使用。漸漸地這些神話一點點被擴充,諸神也被人們用人或是動物的方式來描敘,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爭相為這些故事添加更多豐富的色彩。不過當這些後世的附會一旦被去除的話,最遠古時代的本意就會隨之呈現在人們麵前,實際上就是人們對原始本體的諸神有了清晰的認識。人們不能不為此而感到驚訝,因此有了一定的靈感,從而創造了這些美麗且不朽的神話。回想一下那些技藝和學術,在一代代的傳承中難免有一些存在消亡,但是很多觀念都如同是荒野裏拾珍一樣始終留傳至今。唯有通過這些看法才能清晰地了解先祖和早期思想家們的觀點和信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