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觀點也可以歸納而得。對成每一組都包含一個闕失,作為兩項中的一項,隻不過不同對成並不盡然相同。相等性的闕失就是不相等性,相似性的闕失就是不相似性,善德的闕失就是惡德。這麽多闕失的例子當中有什麽相異之處此前已經敘述,闕失有一種情況是由於遭受了剝奪,另一種情況則指的是在某段時間,或是某一個部分(某個主要部分)遭受剝奪,也或者是所有時間全部部分都遭受了剝奪。因此在個別例子當中我們會發現有折中現象(有一部分算不上好人也算不上壞人),還有另外一些例子則不存在折中(一個數字非奇即偶)。此外一部分的對成有明確的主題,另外一部分則不夠明確。很明顯,至少在基本對成或是科屬對應當中,“對成”必然是一端的闕失,就比如“一和多”。這確確實實存在的,還有很多對成也能簡化成這樣的對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