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還是整理的“理”,不管什麽難題,都有源頭的,要先整理出頭緒,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一旦理清了,管自然也就在其中了。試想,主管和下屬終歸是上下級的關係,下屬不可能毫無理由地和上司唱反調。作為一名主管應該有容人之量,不要過分關注下屬不聽話的這種行為,而是更應該關注下屬為什麽不聽話。

    首先,主管應考慮的是“我有問題嗎?”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問題,主管應該大方地接受意見,下屬是為你好,也是為團隊和公司好。想想曆史上的唐太宗和魏征的關係。都說唐太宗是一位明君,但也會因為犯錯誤而被魏征批評。對待不同的觀點,主管要認真地分析,辨別是非真偽,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而棄之,這樣才會使自己遠離錯誤。在今天很多人都奉行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做事原則,而那些還能夠對你直言的下屬一定是有責任心的人。

    其次,端正自己的心態,說服自己接受下屬的好建議。什麽人喜歡專挑你喜歡的話說,當然是那些溜須拍馬的下屬了。正直的下屬會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雖然在表達意見的方式上存在一些小瑕疵,但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全麵地否定他。身為主管應該有主管的修養,麵子永遠比不上工作重要。一個下屬犯了錯誤,不會造成重大的影響,但是一個主管的錯誤會涉及更多的人和事。

    有的時候,主管會對某些員工有不好的印象,而不願接受下屬的意見。人在評價別人的時候,很難避免加入一些主觀的看法,進而影響對其整個人的評價。比如,某一個下屬犯過一次錯誤,你就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當他對你的工作提出建議的時候,你就會懷疑他的能力,否定他的想法。這種錯誤,主管一定要避免。

    當然,不聽話的下屬也不值得表揚。如果碰見那種不聽話表現為不合作的下屬,就需要狠批,甚至是換一換才行。主管的權威不可公開挑戰,所謂威不至而下侵上。主管要做另一手準備,找個替補人員,經常從事他的崗位,形成人員架構替補梯次,讓他知道你的厲害。

    總之,不聽話的下屬不一定不是好下屬。孫悟空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員工,但他卻為西天取經立了汗馬功勞。好主管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對於不聽話的下屬,要一分為二來看。身為主管要允許有不同聲音出現,善於接受與你有不同意見的人,善於接納和采集不同的意見,才會使你少犯錯誤,還能顯示你的才智和氣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