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鬆下采取了驚人之舉,大刀闊斧推行“事業部製度”。鬆下把收音機部門改為第一事業部;車燈和電池部門改為第二事業部;配線器具、合成樹脂及電熱器等部門合並成第三事業部。

    在職場上,我們常看到一些主管每天為工作忙忙碌碌,但是工作並沒有什麽起色,這主要就是管理方法不得當。好主管應該學會用製度監督員工工作,而不是靠自己一個一個去督促。我們常討論“法治”和“人治”的利弊,“人治”不能成為管理公司的主要手段,隻能成為一種輔助管理手段。

    俗話說:“人管人,累死人。”就像鬆下在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問題,小公司可以靠人治,但大公司就必須靠製度管理。鬆下的製度是把公司分成幾個小部門,這樣一來,每一個事業部就像一個小企業,在生產、銷售、財務、研究開發等方麵都相對獨立,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鬆下的“事業部製度”實際上是一種“分權經營”的方式,部長負該部的全部責任,而各廠長對部長負責,員工對廠長負責。從表麵形式看,每一事業部都是獨立的經濟實體,結合起來,又成為一個大企業。相互之間有固定的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係。

    依靠人管人,這對主管有著更高的要求。主管要和自己的上下級有著更不錯的工作關係,要投入更多的情感。這樣的主管還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有很強的工作能力,能夠贏得大家的肯定和支持。

    現實中有很多企業在第一代領導人退休後,公司的運轉即陷入混亂之中,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把管理製度化。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在領導者離開的時候還能正常運轉,就說明企業的治理結構是成功的。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美國的開國之父華盛頓的偉大之處就在於製定了美國憲法和民主的選舉製度。製定一個管理製度非常重要,而主管是管理製度的執行者、完善者。身為一名主管,為了公司的長久發展,必須要懂得立規矩、用製度,才算是一位好主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