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測試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中等。然後讓被測試者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麵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測試者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人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藹、沉著、好交際等。

    暈輪效應不但常表現在以貌取人上,而且還常表現在以服裝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定人的才能與品德等方麵。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這種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無獨有偶,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為測試者分別做了一個試驗。上課之前,實驗者向學生宣布,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著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況。其中,向一個班的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項品質,向另一班的學生介紹的信息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餘各項都相同。結果,兩種介紹間的差別是:下課之後,前一班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淡回避。可見,僅介紹中的一詞之別,竟會影響到整體的印象。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眼鏡”去觀察代課者,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

    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貝特也論證了“暈輪效應”這個案例。尼斯貝特希望調查聽課的學生是如何評判講師的。學生們被告知這是一項對於評價老師的研究。他們還特別被告知,實驗對於不同的評價是否依賴於學生和某一講師接觸的多少感興趣。這純粹是一個謊言。

    實際上學生們被分為兩組,他們會分別看兩段關於同一位講師的不同視頻。而這位講師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時口音。其中一組學生看了這位講師和藹而友好地回答了一係列的問題。第二組學生看了同一位講師用冷漠而疏遠的語氣回答了同樣的問題。實驗讓我們明確,到底哪一種人格更討人喜歡是十分明顯的。在其中一種人格中講師顯得熱愛教學和學生,而在另一種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完全不喜愛教學的權威人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