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國人對魏延並不陌生,他就是三國時期劉備在長沙攻城戰中收服的一員大將,勇武過人,曾單挑眾將,且箭術出眾,漢中之戰拒絕曹操招降,百米外射中曹操人中。

    這些都對,但是他留給我們最大的印象就是“天生反骨”。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不在少數,諸葛亮在魏延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說魏延反骨,總有一天會反,劉備愛才沒有在意。不知不覺地,我們就被作者羅貫中設下的核心特征暈輪效應影響了。他先是成功地塑造出諸葛亮軍事奇才又忠心耿耿的完美形象,然後又讓諸葛亮把魏延“拍死”。一句話拍死,天生反骨。於是我們就信了,丞相諸葛孔明大人神機妙算,直到最後,魏延果然反了!而之前我們看到魏延出場,不過是每次都猜測,他到底會不會這個時候反叛呢?

    這就是暈輪效應的影響,在一開始被打上了“反骨”的標簽,我們心理上就有了這種預設的期待,第六感也會偏向於這個方向的判斷,於是就怎麽看魏延都不順眼了。隻要想起他,我們的第六感就會控製我們把那些不好的標簽往他身上招呼,什麽有勇無謀啊,什麽陰險狡詐啊,統統都是屬於未來的叛徒魏延的。請注意,這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推測,諸葛亮毫無根據的空穴來風。

    你從人家的後腦勺能看出來這個人不是好人?脖子後麵骨頭比較突出,就是要反叛的人?諸葛亮的話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我們卻都信了。為什麽?因為我們已在心理上認定諸葛亮是耿耿忠臣,且是天下第一謀士!其實這不過是羅貫中在裏一個刻意的處理,卻讓魏延背著叛徒的暈輪當了近兩千年的叛徒!

    史書裏是怎麽記載魏延的呢?在《三國誌》中記載得很清楚:“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魏延卻被寫成了腦後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而且,魏延真的就是一個莽夫麽?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時,魏延曾經進獻過“子午穀奇謀”:當時魏國派駐邊防的安西將軍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無武略”“又多蓄妾”,憑著與魏文帝曹丕的關係才獲得這荷守一方重鎮的職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