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知道這個小男孩能夠持續做多久這個遊戲,於是我在一旁觀察著,最後發現他竟堅持了45分鍾。其他孩子也對這個小男孩產生了興趣,他們一起圍到這個小男孩身邊,一起發出了聲音,並對這個小男孩滿臉的驚奇感到好笑。最後,這個小男孩又拿起了幾次字母F,並聽到了和之前同樣的聲音。於是他拿著字母F對我發出了“f,f,f ”的聲音。他從聽到的混亂聲音中學會了字母F的發音。這說明,最初吸引了其他孩子的字母F在這個小男孩頭腦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們並不需要說明字母發音如何能夠體現孩子的語言狀況。缺陷和語言本身發展的不完善有一定的聯係,老師應該對孩子們身上表現出的這種缺陷進行逐一記錄,並從中掌握孩子進步了多少。這種記錄對老師進行個體教學有一定的幫助,還能夠進一步幫助老師了解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進程。

    我發現,遵循孩子發展的生理學原則有助於我們糾正孩子在語言上犯的錯誤,並能夠成為我們調整課程難度的依據。等到孩子的語言能力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並且孩子已經能夠發出所有的聲音時,我們就不再需要為在課堂上選擇什麽字母而傷腦筋了。

    有很多成年人會出現永久性語言缺陷,這是因為他們嬰兒期的語言發展出現了功能性錯誤。如果我們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關注他們的語言發展,而不是等孩子到了高年級後才開始糾正他們的語言錯誤,那麽我們就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並能獲得更有價值的結果。事實上,許多錯誤的發音都來自方言的使用,如果我們想要等孩子過了兒童期後才對他們進行糾正,那麽我們一定會失敗。其實,如果我們在孩子還處於兒童期時就對他們使用專門適用於完善語言的教學方法,那麽他們錯誤的發音就很容易被糾正了。

    我們說的語言缺陷並不是解剖學、生理學上所指的語言缺陷,也不是和改變神經係統功能的病理學事實相關的語言缺陷,我所提及的語言缺陷隻是指孩子會重複發錯誤的音,或模仿不完善的發音,從而出現的不規則的表現。具有這種缺陷的孩子無論發哪一個輔音,都會把這種缺陷表現出來。我認為讓孩子進行發音練習就是能夠糾正這一缺陷的最直接方法。在我的方法中,想要讓孩子學會語言,就先要讓他們進行發音練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可以把它單列出一章進行討論。

    我們在直接教孩子書寫時經曆了兩個階段,這一事實我已經在之前的內容中進行了描述。這種練習幫助孩子學習並強化了運筆和書寫符號時必需的肌肉機製。如果孩子已經在這上麵進行過長時間的練習,他們就能夠在沒有拿過粉筆或鉛筆之前寫出字母表中的所有字母和由這些字母構成的所有簡單的音節。

    另外,我們還在教孩子書寫的同時教了他們閱讀。當我們向孩子展示一個字母,並告訴他們這個字母如何發音時,視覺和肌肉觸覺就讓孩子對這些字母的圖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並幫助孩子把這些字母符號和發音聯係起來。當孩子觀察並認這些字母的時候,他們在進行閱讀;當孩子描畫著這些字母的輪廓時,他們在進行書寫。於是,當我們在對孩子進行這種方式的教學時,孩子學到了由這兩個動作合而為一的動作。等孩子們長大後,這兩個動作會漸漸分離開,形成兩個相互獨立的動作,即閱讀和書寫。我們讓孩子接受一種以新形式出現的語言教育,在這種教育中,孩子不需要考慮這兩種動作中的哪一個更重要,從而可以同時學會這兩種動作,並將這兩種動作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如果我們把大多時間用在考慮先讓孩子學會閱讀還是先讓孩子學會書寫,或讓孩子學會閱讀更容易還是讓孩子學會書寫更容易上,那麽我們就是在自找麻煩。我們必須拋開所有成見,等待這些答案從實踐經驗中慢慢地顯現出來。也許我們能夠發現,不同的孩子身上存在個體差異,這些個體差異會導致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某一種動作占優勢。由此可見,我們可以用基於個性自由發展的方法研究孩子的心理,並逐漸拓寬這種方法的範圍。

    第三階段:讓孩子進行組詞練習。

    在這一階段,我們使用的教具主要是字母。這些字母和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字母卡片上的字母大小相同,形狀也相同,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這些字母並不是用砂紙做成的,而是用硬紙板做成的。這些字母沒有被粘在卡片上,每一個都是獨立的,這樣孩子就可以把這些字母放在自己想放的地方。我們做了很多套這樣的字母,並設計了專門裝這些字母的盒子。這些盒子都比較淺,每一個盒子都被隔成4個部分,每一部分裝4個相同的字母,為一組。盒子每部分的大小都不一樣,以所裝字母的大小為標準。在盒子每部分的底麵都粘了一個不能拿起的黑色字母,它的作用是讓孩子以它為準,把每一個字母放進應該放的位置。在這套教具中,我們把所有的元音字母塗成了藍色,而把輔音字母塗成了紅色。

    當孩子認識了一些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後,我們就會把這個大盒子放在他們麵前。老師會清晰地說出一個詞,比如“媽媽(mama)”,同時要保證字母m的音發得特別清楚,並重複幾次。一般情況下,孩子會馬上抓起一個字母m放到桌子上。老師繼續重複“mama”這個詞,孩子就會抓起字母a放到m的旁邊。然後,孩子就能夠組合出其他的音節了。但是如果我們讓孩子讀他們組合出的音節,他們就不那麽容易完成了。隻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孩子才能讀出來。這時,我會幫助並鼓勵孩子讀這個音節,並用清晰的發音和他們一起讀一次或兩次“mama,mama”。孩子隻要明白這個遊戲的玩法,他們就會對這個遊戲產生興趣,並自覺地玩起來。我們還可以說其他的詞匯,隻要孩子能夠明白構成我們所說詞匯的所有字母就可以。他們會按照我們的發音確定每一個字母應該擺放的位置,然後組成一個又一個單詞。

    觀看孩子們進行這項活動非常有趣。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孩子聚精會神地坐在那裏看著盒子,同時他的嘴唇做著輕微的動作,輕微得我們幾乎看不出來。從他嘴唇的動作上,我們可以看出他正在不斷重複著單詞的發音,並在努力把這些發音轉換成符號。雖然孩子們能夠把任意一個發音清晰的詞組合出來,可是我們一般隻讓他們組一些他們熟悉的詞,因為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對組成的詞產生概念。當孩子們用字母進行一些熟悉的詞的組合時,他們口中會重複地念著這些詞。

    這種練習有非常複雜的重要性。在進行這種練習時,孩子能夠讓自己的口頭語言得到分析、完善和強化,並為自己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設置了目的。孩子一邊練習組詞,一邊學著把這些音節發得更清晰、更有力,他們還學會了把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符號聯係起來,這為他們以後準確地拚寫奠定了基礎。

    組詞練習本身就能鍛煉孩子的智力。老師口中念出的一個個詞語就是給孩子們出的一道道思考題,孩子們必須記住這些聲音符號,然後選擇相應的字母,並把這些字母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排列。孩子會反複地讀老師說過的詞語,在讀的過程中,他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聽到別人朗讀自己正在組合的詞時,他們的心中會充滿驕傲和自豪。他們還會因別人能夠朗讀出自己組成的詞而感到驚喜。他們對這種通過符號進行的交流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對孩子自身來說,能夠形成書麵語言代表了自己的智力達到了一個最高點,這也是對自己做出的成績的一種獎賞。

    我們習慣把所有工作聯係起來,所以當一個孩子拚好了我們讓他組合的單詞,並能夠把這個單詞朗讀出來後,我們會拿走所有的字母,並按照原來的位置把它們放回盒子裏。如果這個孩子要組合下一個單詞,他必須重新從盒子裏挑出需要用的字母。這樣,一個孩子就可以在組合單詞的練習中同時進行比較符號和選擇符號這兩種練習。

    首先,孩子需要從麵前裝滿了字母的盒子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字母;其次,他們在尋找每個字母要放回的位置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為他們要同時完成3種練習,這3種練習都是為了讓孩子加深對符號的圖像和相應的單詞發音的印象。這時,孩子需要同時進行3種方式的學習,他們隻需花費使用舊方法時1/3的時間就能夠獲得同樣的概念。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孩子能夠在聽詞並思考他已經認識的詞時,領悟到所有組詞時必須使用的字母,並按照正確的順序把它們排列起來。孩子能夠向我們重現這種視覺的能力強大得令人吃驚。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4歲的小孩子獨自在陽台上奔跑,他一邊跑一邊重複地念道:“想要拚出zaira,我必須有z-a-i-r-a。”還有一次,迪多納托教授在參觀我們的“兒童之家”時告訴了一個4歲的孩子自己的名字,然後這個孩子便開始用小寫字母拚教授的名字。這個孩子先拚出了“diton”,當教授用更清晰的聲音向這個孩子說道“didonato”後,這個孩子並沒有打亂字母的順序,而是把音節to拿出來放到了一邊,然後在原來放to這個音節的地方放了一個do。然後,這個孩子把一個a放在了n的後麵,最後把剛才拿出去的to拿回來,拚好了這個詞。

    上麵的例子說明,當這位教授發音非常清晰時,這個孩子就能明白應該把音節to放在詞尾,而不是他第一次擺放的位置上。所以,這個孩子把to放到了一邊,等到需要用的時候再拿過來。一個4歲的孩子能做到這樣的事,這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驚訝。如果我們想要把聽到的詞用字母拚出來,我們就必須先在頭腦中掌握一些複雜而清晰的視覺符號。孩子能夠完成這個任務是因為他們的頭腦已經具備了條理性,這種條理性是在進行促進智力發展的重複自發性練習的過程中產生的。

    這3個階段所包含的內容就是學習書麵語言的全部方法。這種方法有很明確的重要性。為了建立書寫和閱讀之間的聯係,心理行為和生理行為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心理-生理行為,然而這兩種行為又是相互獨立的。畫出符號和字母的肌肉運動是獨立進行的,運用工具進行書寫的動作也是這樣進行的。我們可以把詞的組合還原為一種心理機製,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圖像在這一心理機製中結合起來。在這當中的某一個時刻,孩子沒有思考,而是用一種自由而有規則的方式在幾何圖形中填滿了直線。他們閉著眼睛觸摸字母,然後用手指在空氣中比劃字母的形狀。這時,孩子們的心中有一種把字母組合成單詞的衝動。即使他們身邊沒有別人,他們也會不斷地重複著:“想要拚出zaira,我必有z-a-i-r-a。”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