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填充繪畫

    還有一種繪畫練習是讓孩子給完整的輪廓圖形填色。這種繪畫練習對孩子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能夠為孩子提供寫作的準備。孩子能夠在進行填色練習時展示他們的觀察力,這就像他們能夠在進行自由繪畫練習時展示自己對形狀的感覺一樣。我會在有關寫作的一章裏進一步就這一練習活動展開討論。這種練習包括用彩色鉛筆給有著黑色輪廓線的圖案填色。這些圖形輪廓代表了一些最簡單的幾何圖形和孩子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物體,當孩子為這些圖形填過顏色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顏色看出孩子是否在生活中對這些物體真實的顏色進行過觀察。

    教孩子做泥塑手工

    在我們為孩子們設計的練習中,有一項練習的內容是讓孩子用黏土製作出各種東西的形狀。這項練習和自由繪畫練習以及填色練習很相似。在進行這項練習時,我們不會對孩子下達具體的命令,也不會要求他們以某個物品當模子。我們隻會給孩子提供一個裝有一塊模型黏土的木盤,然後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孩子可以用黏土捏出自己記得最清楚、印象最深刻的一樣東西。現在,我們已經擁有許多由孩子們製作的黏土作品,這其中有一些作品已經達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令我們驚訝的是,這些作品不僅外觀和孩子接觸過的實物一模一樣,就連體積也完全一樣。

    許多孩子會用黏土製作一些廚房用具,如水壺、罐子、平底鍋等,他們也會製作一些其他物品,這些物品都是他們經常在家裏看到的東西。還有的孩子會在製作一個搖籃後,在搖籃裏添加一個小嬰兒。一開始,我們還需要像為孩子們畫的畫添加標注一樣,在孩子們的黏土作品旁擺放一張書麵說明,但是一段時間後,這些作品的形狀越來越清晰,最後完全不需要書麵說明了。

    孩子們學會了製作不同的立體模型,這些模型都是我們寶貴的材料,因為我們可以從它們身上了解到不同孩子的差異,並能夠通過它們更全麵地了解孩子們。我認為,這些模型可以幫助我們研究孩子在不同年齡發展階段的心理表現形式,它們是我們幹預兒童教育的寶典。接受過這種訓練的孩子會變成自發的觀察者,他們會主動對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並在這種有利於他們確定並記住各種感覺和概念的訓練中朝著成為自發觀察者的目標發展。

    能夠成功地完成這項練習的孩子會在將來成長為最迅速開展自發性寫作活動的孩子。對於那些還不能夠成功地把黏土製作成形的孩子,老師應該給予他們最直接的幫助,並用一些具體方式提醒他們對周圍的物品進行觀察。

    教孩子識別幾何圖形的邊、角、中心、底麵

    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我們也會對他們進行幾何圖形分析的訓練。我已經介紹過這種分析的方法,即隻用長方形進行訓練。這種訓練的目的是讓孩子進行一些既能讓他們學會分析,又不會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長方形上的遊戲。

    我在選擇長方形時使用了孩子的餐桌桌麵,遊戲的內容則是讓孩子布置餐桌。每一所“兒童之家”裏都配有一套玩具餐具,包括餐盤、湯盤、帶蓋湯盤、調味瓶、玻璃杯、刀叉、湯匙等,這些東西在所有玩具店中都有出售。我們讓孩子用這些道具布置一張可供6個人吃飯的餐桌,在桌子的每個長邊安排兩個座位,每個短邊安排一個座位。我讓一個孩子拿起餐具,在桌子中間放一個帶蓋湯盤,並在每個桌子角上放好餐巾,然後在短邊的中間放一個盤子。等這個孩子完成這些事後,我會讓他查看餐桌。我告訴他:“我們應該在這個邊上再加一個杯子。好了,現在再看一下,餐桌上是不是還缺什麽東西呢?桌子長邊上的東西都擺好了嗎?短邊上的東西都擺好了嗎?桌子的四個角上還缺不缺什麽東西呢?”

    我認為,對於6歲之前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練習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最複雜的練習。我相信有一天,孩子會自覺地拿起一個平麵的幾何圖形,然後自覺地數這個圖形有多少個邊,多少個角。當然,如果我們現在就教他們這些概念,他們也能學會,但是這樣一來,這些孩子隻會記得一連串公式,而不會真正擁有這方麵的經驗。

    對孩子進行色覺訓練

    之前我已經對我們開展的色覺訓練進行了簡單地介紹,下麵我會對這一訓練進行詳細說明,讓大家對這些練習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

    我們為孩子準備了許多隻有輪廓的圖案,孩子可以用彩色鉛筆給這些圖案塗色。接下來,我們會讓孩子換用畫筆塗色,並為他們準備水彩顏料。孩子剛開始進行這項練習時,我們可以讓他們給一些簡單的圖形塗色,如花朵、蝴蝶、樹木和動物。等他們漸漸習慣了這項練習,我們就可以把圖案換作一些簡單的風景,如草地、天空、房屋和人。

    我們可以通過孩子在這種練習中的表現得知孩子是否認真地觀察過周圍的環境,也能夠得知孩子在觀察顏色的方麵發展得如何。在進行這項練習的時候,孩子得到了充分的自由,沒有人會對他們的選擇進行幹涉,他們可以在各種圖案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如果他們把小雞塗成紅色,或把奶牛塗成灰色,那麽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們還沒有成為一名觀察者。不過,我已經在對方法的一般討論中提過了這一點。這種填色練習能夠讓我們看到孩子進行顏色感覺練習後取得的成果。無論孩子選擇的顏色是柔和的還是強烈的,我們都能把它當作我們判斷孩子是否取得進步的依據。

    孩子必須記住圖畫中的物體在現實世界中是什麽顏色的,這樣他們才能對周圍的物體進行更進一步的觀察。孩子希望自己用來塗色的圖案越來越複雜。隻有能夠給圖案塗上正確顏色的孩子才能夠接受難度更大的訓練。我們使用的圖案都很簡單,但它們都能有效訓練孩子的審美觀,有些孩子甚至把它們塗成了藝術品。我在墨西哥的一位同事曾送給我兩幅畫:一幅畫中有一個懸崖,懸崖的岩石分別被塗成了紫色和深淺分明的褐色,懸崖邊是深綠色和淺綠色的樹,懸崖上方是蔚藍的天空,這些顏色搭配在一起顯得非常協調;另一幅畫中有一匹馬,這匹馬有著栗色的皮毛、黑色的鬃毛和黑色的尾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