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向孩子展示了各種形狀的嵌板,為的是讓他們對身邊已知的形狀產生注意。至於這些形狀叫什麽名字,我們會用教孩子稱呼其他東西的方法來教他們。孩子在家裏常常會稱盤子等圓形的物品為“圓的”,為什麽還會有人認為讓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學習圓形、正方形、橢圓形等詞匯是超前的行為呢?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爸爸媽媽談論方桌、橢圓桌等,如果我們不對這些孩子提供學習形狀方麵的幫助,那麽這些單詞就會長時間在孩子的頭腦中呈現一種混亂的狀態,並擾亂孩子的思維。

    我們應該對這樣一個事實進行思考,即很多孩子在努力自學成年人的語言並探索周圍事物的含義時做了許多無用功,走了許多彎路。其實,隻要我們及時對孩子提供合理的指導,孩子就不需要走許多彎路,也不會在這一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同時,孩子的求知欲也能夠得到滿足。事實上,孩子會在表達自己快樂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滿足,並對單詞產生注意。如果我們聽到孩子發出了錯誤的發音而不糾正,那麽這個孩子就會在以後使用這種語言的時候產生越來越大的錯誤。

    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孩子會模仿周圍人那種不確切的語言。如果老師能對某一單詞清晰地發音,那麽孩子就不會由於好奇而錯誤地進行模仿和使用。

    社會上還流傳著這樣一種偏見,即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要學習的東西,這樣孩子的大腦就不會過於疲憊。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那麽孩子就永遠不能真正成為這個世界中的一員。慢慢地,我們會認為孩子在自覺地征服各種概念和詞匯。孩子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們會觀察途中遇到的新事物,並試圖理解他們聽到的陌生的話語。為此,他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們應該以不讓孩子消耗不必要的精力為教育原則,並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征服的快樂,所以,我們應該對孩子進行指引。我們應該以一位智慧而文雅的導遊的身份出現在孩子麵前。

    想要成為孩子人生旅途中的向導,我們就要避免說太多徒勞的話,並清晰地向孩子們說明他們看到的東西是什麽。一旦孩子對某件東西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我們就應該尊重他們,讓他們盡可能地觀看,不要打斷他們。把生命中最重要和美好的東西展現在孩子麵前,讓他們不需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必須讓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充滿快樂。

    我在前麵提到過,有些人認為讓孩子們觀看正方體、長方體、球體等會比讓孩子們觀看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更有利於孩子們學習。從生理學的角度看,通過視覺辨認立體形狀要比辨認平麵形狀複雜得多,但我並不打算就這一點解釋這一問題,而是想從實際生活教學的方麵對此進行解釋。

    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大量呈平麵幾何嵌入物形狀的物體。門、窗戶框、大理石或木製的桌麵等都是實在的物體,可是如果我們隻從二維的角度來確定它們的形狀,那麽這一過程就會變得更加容易。當我們從二維的角度觀察這些物體時,我們就可以說窗戶是長方形的,桌子是正方形的等。我們隻會注意到存在於平麵中的定形的立體,在我們的平麵幾何嵌入物中,我們看到了這些立體的體現。

    孩子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把立體物體平麵化,從而認識出周圍的幾何形狀,但是他們很少能辨認出立體幾何的形狀。孩子會先注意到用來放東西的桌麵是長方形的,隔了很久以後,他們才會漸漸發現桌子的腿是棱柱體、圓柱體或截斷了的圓錐體。所以,我們平時不會討論一幢房子到底是棱柱體還是立方體。事實上,我們周圍的所有物體都不屬於單純的某種立體幾何形狀,它們都是由多種立體幾何形狀組合成的。所以,孩子很難一眼看出一幢房子是什麽形狀的,他們隻能從中辨認出一種形狀上的相似。

    孩子能夠看出窗子和門的平麵幾何形狀,也能看出立體家用物品的平麵幾何形狀。這些從平麵幾何嵌入物中了解到的和形狀有關的知識為孩子提供了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徑。

    有一天,我和一個小男孩在平吉亞山上散步。在平吉亞山的山頂,我們可以看見波波洛廣場,還可以看見它身後大片的市區。我指著那片市區向這個孩子說道:“你看,人們建造的那些房子都是呈幾何圖形的。”的確,在那些灰色的長方形建築物上有上百個長方形、橢圓形、半圓形和三角形的孔,這些孔都是用不同的方式打出來的。如此大的一片建築群竟然呈現出這樣的統一性,而附近一片並不大的花園中卻生長著各種植物,由此可見人類的智慧是多麽局限,大自然又是多麽神奇。

    這個男孩已經上了小學,他學過如何理解平麵幾何圖形的分析,學過什麽是角,什麽是邊,也曾親手畫出過許多幾何圖形的輪廓,可是他卻從沒有進行過這種觀察。他沒有思考過所學的內容,隻是覺得它們非常乏味。聽到我的話後,他並沒有馬上對這些結合在一起的幾何圖形產生興趣,然而過了一陣,他開始凝望眼前的建築物,並開始流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瑪格麗特橋的右側有一座正在進行施工的大樓,它是由許多長方形的鋼鐵框架組成的。這個孩子在提到那些建築工人時說:“他們的工作真乏味。”然後我們走到花園中,在那裏靜靜地站了一會兒,這個男孩一邊欣賞著花園中的植物,一邊感歎道:“真美。”我知道他的心靈已經覺醒了。

    經過這件事,我開始意識到對平麵幾何形狀的觀察和對自己小花園中生長的植物的觀察能夠對孩子形成知識教育和心靈教育。正因如此,我才想把我的工作範圍進一步拓寬,讓孩子們不但能夠對形狀進行觀察,還能對人類的創作和自然的創作進行區分,並學會對人類的勞動成果進行欣賞。

    1. 自由繪畫

    在讓孩子進行自由繪畫練習時,我會給每個孩子一支鉛筆和一張白紙,告訴他們想畫什麽就畫什麽。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們一直對這種繪畫有很濃厚的興趣。這種繪畫的重要之處在於,它能夠讓孩子的觀察能力得以表現,並讓孩子的個人傾向得以表明。一般來說,孩子第一次畫出的畫隻是一團混亂,體現不出任何形狀。這時,老師應該向孩子詢問他畫的是什麽,並在畫的旁邊記錄下這幅畫要表達的內容。隨著孩子畫畫次數的增多,他們畫出的圖案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容易被人理解。孩子常常能夠觀察到一種細節,並把這種細節表現在自己畫的畫中。並且,由於這些畫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而畫出的,所以它們能夠告訴我們每個孩子對哪些東西最感興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