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生命體都有其終結的一刻,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都必須麵對死亡。對孩子來說,他們最先麵對的死亡可能是一條缺氧的小金魚,也或許是家裏老邁的寵物狗,也有些孩子第一次麵對的死亡則是自己的祖父、祖母的去世,這些在孩子的心目中除了留下悲傷,更多的可能是恐懼,因為很多孩子會覺得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關於這一點,美國的教育采取的是直截了當的方式。對於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總是做出最為直截了當、簡單明了的回答,並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

    另外,美國的一些學校裏,還專門開了“死亡課”,聘請一些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士給孩子們講解,通過做遊戲、演話劇等方式,讓孩子知道死亡的概念。

    由於教育觀念和環境不同,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這種教育模式。這就更需要家長多做一些工作,讓孩子理解死亡是什麽。

    曼曼的奶奶去世了,她表現得非常難過,因為奶奶平時對她特別好。曼曼的媽媽糾結於“到底讓不讓孩子去參加奶奶的遺體告別”,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承受得了。

    為此,曼曼媽媽向自己一位研究兒童心理學的朋友請教。朋友告訴她說:你們可以跟孩子講一些關於奶奶去世的事,比如會穿什麽樣的服裝,房間會怎樣布置,奶奶的遺體會擺放在何處,等等。還可以事先讓孩子知道,參加葬禮的人會因為難過和思念而哭起來。當然,如果孩子自己不願意參加,就不要勉強她。

    或許孩子在參加完祖父、祖母的葬禮後,會受到奇妙的思維邏輯影響,認為死亡是可以逆轉的,或者死去的人總有一天還會活過來。

    這些念頭都是正常的,也是孩子思維發展過程中所必經的階段。媽媽們所要做的,不應該是欺騙,而是實事求是地告訴他死亡的真相。媽媽們絕對不能用睡覺來指代死亡,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害怕睡覺,生怕自己睡著後再也無法醒來。而告訴孩子“死去的人去了天上的世界”有時也並不明智,這樣或許會讓孩子產生對飛行的恐懼。

    除了正確地告訴孩子死亡真相,假如孩子問起死亡的事情時,你還應該對他給予一定的安慰。此時你可以告訴孩子:“在你完全長大,並擁有自己孩子之前,媽媽是不會死去的,但是會慢慢變成年紀很大的奶奶,然後才會死去。”將這種事情推遲到遙遠的無法想象的未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是很好的安慰,當他了解到自己還沒有長大,就不會擔心周圍人的突然死去了。這樣既能讓孩子得到合理的解釋,又能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從而讓他的心靈健康成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