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你自己的感情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等到麵對死亡的時候,才開始考慮如何向孩子解釋這一概念。但實際上,這並不是最佳時間,特別是當我們自己也麵臨如何處理失去親人的痛苦的時候。比較好的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談論一下自己對死亡的看法,或者自己的經曆。比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寵物死的時候自己是什麽感覺,祖父去世的時候,是什麽想法,等等。這會給他們這樣的感覺:死亡與損失是普遍的。

    ☆告訴孩子生命的周期

    其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大多數媽媽都忽略了。我們建議媽媽們還是要抓住這樣的機會。比如,看到公園裏鮮花的盛開與凋零,會使孩子明白生命與死亡的關係,就如同季節的變化和寵物的死亡一樣。在談到年老的親戚和朋友時,也可以向孩子解釋什麽是衰老。如果時常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訊息,那麽孩子就知道,死亡話題是可以談論的,這樣他們就會大膽地向大人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將來再麵臨所愛的寵物或者家人死亡時,也會更好地麵對。

    ☆讓孩子知道你的悲傷

    從媽媽們的內心來講,誰都不願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悲傷。但是當親人離世,如果向孩子隱瞞自己的悲傷情緒,往往會使孩子感受到媽媽們與他的隔離,甚至還會傳遞給他這樣的信息:當親人死亡時,感到悲傷和哭泣是不好的。實際上,媽媽們要做到,應該是讓孩子知道,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也是每個人都必須麵臨的,但這種痛苦不會一直持續。

    快樂教子課堂

    死亡是整個世界所有人都必須麵對的現實,這自然也包括孩子。孩子們對死亡的問題常常叫人難以回答。對此,媽媽們最好選擇直接和誠實回答的方式,並且隻提供孩子們需要的信息。但同時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陪著他長大,等到他很大很大的時候,爸爸媽媽很老很老的時候才會死去。但至少在很長的時間裏,爸爸媽媽都會在他身邊,不管發生什麽事情,他都會得到照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