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如果不去常加修剪,它們便會回複到它們的野生狀態。”這是一位教育學家倡導對孩子進行適當懲罰所說的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也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可以說,合理的懲罰應該是教育的輔助手段之一。

    的確,很多媽媽都無奈地感歎:孩子拿自己的話當耳旁風,對自己的教導置若罔聞,三番五次地犯同樣的錯誤。也有的媽媽抱怨:孩子經常有意無意地逃避教育和管理,總是散漫又隨意,完全沒有責任感的束縛和限製。

    其實,出現這樣的局麵,很可能是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缺乏責任感造成的。而根本的原因,還是媽媽們在他們犯錯之後,沒有給予相應的懲罰導致的。

    換句話說,當孩子犯錯之後,如果不進行必要的懲罰,那麽情況就很難徹底地改變,孩子也就無法懂得自律,建立責任心。

    因此,從教育方式上來說,對於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適當的懲罰是正當的教育行為,這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

    佟嚴是個7歲的小男孩,正處在比較調皮的年齡,難免犯一些錯。一次,他下課時在教室裏踢起了足球,把教室的玻璃窗打碎了,破碎的玻璃劃傷了一個同學,雖然傷得不重,但卻把大家都嚇得夠嗆。

    事情發生後,老師打電話叫了佟嚴的爸爸媽媽到學校來。

    晚上,佟嚴看到爸爸媽媽從學校回來以後坐在沙發上都沉著臉不說話的情景,知道這次自己闖禍闖得有點嚴重了。他主動承認了錯誤,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我知道錯了,我不該不遵守紀律在教室裏麵玩球,傷到了同學,這太危險了。以後我會改正的。”

    一直板著臉的媽媽看到孩子認錯了,看了看丈夫,意思是孩子知道錯了就可以了。這時候爸爸說話了:“你知道嗎,一個不懂得自律的人就是不負責任的人,這樣的人是不會有什麽發展的!”媽媽說:“嚴嚴,你以後要聽話,要遵守學校紀律。你知道錯就好,這次的事就這樣吧……”可還沒等她的話說完,爸爸就打斷了她的話。“不行!犯了錯就要承擔後果和責任,你現在就去寫一份檢討,一會兒念給我聽,然後明天去學校交給老師。另外,作為懲罰,你這個月的零花錢取消了。我這麽做是為了讓你記住這件事的教訓,希望你以後能學會自律,不再讓我們失望。”爸爸嚴肅而認真地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