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越位,不錯位,不失位,各司其職,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佚名

不管你是普通員工,還是大帥級的人物,都要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認真地貫徹執行企業相關的決策。做好屬於你這個位置所應該做的一切事情,這叫職責上的“到位”,這是一種盡職盡責的執行力。請注意,你隻能到位,絕不能越位。

越位,顧名思義,就是做了不屬於責權範圍的事。

“越位”的主要表現有三:第一,上行“越位”。該領導講的話、做的事,替領導說了、做了,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強加於領導,幹擾了領導的思路或決策;第二,平行“越位”。幹涉屬於平級領導職權內的事,甚至“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造成彼此之間關係緊張;第三,下行“越位”。該下級做的事,自己事必躬親、越俎代庖,造成下級沒事幹、不敢幹,形成“上麵亂插手,下麵不動手”的現象。

看到這裏,有人會覺得好奇,為什麽要到位,而不能越位?

這是因為,企業裏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崗位,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是不一樣的,無論是“越位”還是“不到位”,都會造成工作“錯位”,輕者造成一個地方或部門的工作效率不高,貽誤工作;重者造成該地方或部門不協調、不團結,這勢必也不利工作。

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說的都是一個人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一個合格將才的執行力,一方麵就是注意把握好分寸,既能表現自己的能力,又不至於讓他人產生威脅感。

更何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不在其位,就不會了解其中的情況,包括政策背景和專業知識,等等,特別是市場變化瞬息萬變,你掌握的情況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越位,你原本是為了幫助別人,卻很有可能好心辦壞事,這也錯那也錯,給別人添麻煩。

事實上,“到位”與“越位”之間,有時候是不好區分的,關鍵在於掌握度。但也並不是無章可循,也有著具體原則。

第一,明確工作的權限。

對自身的責任劃分要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伴之以明確的責任劃分。對於這些,你要做到心知肚明,並成為你的行動綱領。隻有弄清楚自己應當履行的職責,你才有可能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第二,分清“分內”和“分外”。

分清“分內”和“分外”,自己職責內的事情要刻苦努力,力爭做到、做好;分外事當然也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在做好分內事的基礎上,適當予以關注。這要視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