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就要服從命令,就要不計一切地執行命令。

    ——西點軍校校訓

    在企業前進的過程中,許多管理者習慣先琢磨好一條退路。未雨綢繆,萬一事情失敗了,也不至於太被動、太難堪。不可否認,事事留有餘地,回旋的餘地很大,這有利於有條不紊地行動,也最終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但問題是,人都是有惰性的,給自己留有後路,勢必會削弱執行的力度,容易在困難麵前退卻、妥協,這樣退路就變成了絆腳石。例如,麵對一個重要的訂單,你若認為簽了最好,簽不了也有其他訂單可簽,在這種觀念下,簽單時你的勁頭就不會太大。

    正因如此,大多數勇敢的成功者認為給自己留好退路是弱者的行為,意味著一開始便對自己和自己的前景缺乏信心。一個人若想取得夢寐以求的成就,不給自己留退路,不遺餘力去執行,逼著自己去成功,是許多明智者的共同選擇,也是將才的成功之道。

    “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事例。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胡亥意圖稱霸於列國,便派大將章邯率領20萬大軍北渡黃河攻打趙國。趙國哪是秦國的對手,交戰幾次後就被秦軍圍困在巨鹿,處境十分危險,趙王隻好派使者前往楚國求救。於是,楚懷王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帶領兩萬人馬救援趙國。可是宋義擔心與強秦決戰會損傷楚軍實力,行至安陽後便令兵馬安營紮寨,不再前進,一連46天按兵不動。項羽心急如焚,多次勸宋義迎擊秦軍,無效。

    眼看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趙國又一再派人前來請求支援,而宋義仍舊按兵不動,項羽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奪取了兵權,帶領兩萬人馬渡過漳河,並占領了河岸。聽說楚軍渡河了,章邯領兵大舉前來迎戰。項羽見秦軍人馬眾多、士氣正盛,要打敗強大的秦軍,就必定要想出一個好的戰法才行。於是,他命令士兵們把渡船統統鑿穿,沉下水底;燒掉自己的營房,又把行軍煮飯的鍋全部打碎,每人帶著三天的幹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