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通過預測趨勢,從而作準備,但最好的預測方式就是去創造它。

    ——彼得·杜拉克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發機。”這是《孫子兵法》裏一段有關“造勢”的話,意思是說,善於用兵打仗的人,他們造成的態勢十分險峻,他們抓住的時機總是非常短促。

    一個人如何形成良好的影響力?很簡單,就是在把握現狀的基礎上,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創造出有利於自己的態勢、格局和趨向。為競爭贏得主動,為取得勝利創造條件。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便能一目了然。

    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想開一家公司,需要10萬美元的資金,他手頭沒有錢,親戚朋友也不肯借給他,怕錢借給了他後收不回來。怎麽辦?年輕人想到了到銀行貸款,盡管他的態度誠懇,但他又被拒絕了,畢竟10萬美元不是小數目,而他的擔保條件不夠,且銀行擔心他沒有信譽。

    就此,年輕人放棄了開公司的念頭了嗎?不!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天,年輕人又走進了銀行,“你好,我想貸點款。”

    “可以,不知您準備貸多少呢?”銀行人員問道。

    “10美元。”說著,年輕人拿出自己的一件衣服,放在櫃台上,認真地說道,“我隻貸10美元,而且我隻貸1個月,這件衣服做擔保夠了吧?”

    “好吧,”銀行人員回答,“請辦理手續。月息為5%,隻要您付5%的利息,且在1個月後歸還貸款,我們就把這件衣服還給您……”

    一轉眼,1個月過去了,這個年輕人如期又來到銀行,他拿出了10.5美元對銀行人員說:“今天我就是來還這10美元的,你把之前我抵押在這兒的衣服還給我吧。”

    不僅如此,年輕人以後每月都會前來銀行貸10美元,1個月之後又如期歸還銀行10.5美元。就這樣過了差不多1年的時間,年輕人再一次走進了銀行,“你好,我想貸點款,這次是10萬美元,而且我想貸1年。但實話實說,我沒有足夠的東西做擔保。”

    銀行裏的工作人員議論紛紛,“我知道他,他經常在我們這裏貸款,還款總是很及時的。”“對,這是一個很講信譽的人,我可以擔保,他這次也一定會如期還款的。”“是的,我也相信。”……就這樣,這次年輕人從銀行成功地貸到了10萬美元。

    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如何成功貸到了10萬美元?看了故事,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個年輕人開始時隻貸10美元,而且總是能如期歸還銀行,這就給銀行方麵留下了“誠信”、“值得信賴”等良好印象,為自己最終貸10萬美元做好了鋪墊。

    自古曰,“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要問你是將才嗎?首先得看你是否善於謀勢。有一句話說得好:“三流領導做事,二流領導做市,一流領導做勢。”一個明智的領導者會在決策時審時度勢,執市場之牛耳,把方向握在手中,最終立於不敗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