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讓人成長。

    ——佚名

    當下屬沒有達到你規定的任務或者做了錯事,你會如何批評呢?

    有些人會認為,批評意見讓人聽著不那麽舒服,於是常常不敢批評,不願批評,不能批評,變成了“話到嘴邊留半句”的謙謙君子,結果呢?正義得不到伸張,正氣樹不起來,這就不是正常的批評了,這種人根本就駕馭不了局麵,也不可能成為將者。

    但有時候批評也是一種幫助,這正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春秋戰國時期,耕柱是一代宗師墨子的得意門生,是大家公認的最優秀的人。不過,耕柱卻常常遭到墨子的批評和責罵。對此,耕柱常常覺得自己很委屈,也很沒有麵子。漸漸地,他對老師墨子心生不滿,也沒有以前尊敬了。

    有一次,墨子又責備了耕柱。

    耕柱忍無可忍,憤憤不平地問墨子:“老師,難道在這麽多學生當中,我是如此的差勁嗎,以至於要時常遭您老人家責罵?”

    墨子聽後,毫不動肝火,而是溫和地說:“假設我現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應該要用良馬來拉車,還是用老牛來拖車?”

    耕柱不解地回答說:“老師,怎麽問這樣的問題?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馬來拉車。”

    墨子又問:“那麽,你認為我為什麽不應該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說:“理由非常簡單,因為良馬足以擔負重任,值得驅遣。”

    墨子說:“你答得一點也沒有錯。我之所以時常責罵你,也是因為你能夠擔負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導與匡正你。”

    耕柱恍然大悟……

    批評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把對方壓垮,而是幫其成長;不是去傷害他的感情,而是幫其把工作做得更好。將才不能當老好人,對錯誤絕不能聽之任之,裝作看不見,而應該提出批評。

    吃過正宗麻辣火鍋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吃時麵紅耳赤、額頭冒汗,過後開竅通絡、全身暢快。其實嚴肅的批評和吃火鍋有相似之處:被批評時臉紅心跳、如坐針氈,但改正錯誤後神清氣爽、如沐春風。這種溝通方式,它的作用比讚美還要偉大。

    在實際生活中,對於部屬的失敗,一定要追究失敗的原因,促使他本人反省,有所警戒。不過,批評是一門藝術,隻有做好了下麵幾點,才能成功地實現批評人、教育人的目的,有效溝通,成為人人敬仰的將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