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玫琳·凱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工作中誰都難免會碰到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可能是他愛說大話等言行舉止讓你看不慣;可能他是無事生非、嫉賢妒能之人,很難相處;也有可能你們兩人曾經發生過一些矛盾。和這些人應該怎樣溝通呢?

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不過將才的做法往往是不予理睬,隻和喜歡的人溝通。這種做法是無可厚非的,有一句古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又或者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都是指意見、理想或誌趣不同的人是很難共事的,不能勉強。

這時候,沉默是最合適的。不要和人爭辯,爭辯隻會降低你的威嚴。

在路易十四的朝廷裏,貴族和大臣們日夜不停地為國家的事情爭吵,他們的立場多是站在自己所在的階級,維護自身利益的,所以意見總是不同,不斷地爭辯。最後,他們會選出論辯的代表去覲見路易十四,然後把爭論的議題和各方的意見詳細地上報。路易十四是站在國家的立場,是以國家利益為主的,與這些大臣們有所不同。當代表們上報意見時,路易十四隻是靜靜地聽著,完了說一句:“我會考慮的。”然後就離開了。

此後,大臣們再也不會從路易十四口中聽到關於這個議題的任何話語。幾個星期後,他們隻能看到路易十四自己作出決定以及采取行動的結果,路易十四根本不會再費事去征詢他們的意見。沉默寡言後來成為路易十四的一種超強的溝通力,他一沉默,沒有人能明了他的立場,或預測他的反應,於是內心不知所措,不自覺地任他擺布。

話不投機半句多,沒有話說就沉默。看,這不是一種消極的逃避,也是一種超好的溝通力。正如《談話的藝術》的作者古德曼所說:“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但請注意,溝通隻局限於自己喜歡的人,很可能導致一個人的影響力受限。

當你的經曆變得更加豐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不喜歡的未必就不好,事情並非簡單的非黑即白,人物也不是單純的非好即壞。

現在回到起點,對待不喜歡的人,你該怎麽去溝通?

以寬廣的心胸去溝通吧,一個人性格和態度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環境、所受的教育、經曆和遭遇等有關。對此,我們不能求全責備,而應該寬容以待。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與每個人都能和諧地溝通,這將更有利於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