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隻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

    ——莫裏斯

    在任何形式的交往中,傾聽都是溝通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同樣,傾聽也是一名為帥者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每一個成功的將才都熟知,怎樣聽下屬說話以及怎樣讓他們開啟心扉談心裏話,這是將才管理製勝的不二法門,也是提升個人魅力的方法。

    然而實際中,不少管理者可以憑借自己良好的口才對著下屬滔滔不絕地講幾個小時,卻不願意花一分鍾時間去聽下屬說話,這就是典型的“閉塞耳朵”型領導,豈不知這種堵耳朵的管理方式,會打消下屬的工作積極性,甚至為自己的工作設置障礙。

    虹飛是一家公司客服部的員工,那天與朋友吃飯時,她氣呼呼地說道:“我再也不會給經理提任何建議了,因為他根本不愛聽我說話。每次我提出一個有關改善客服部服務的方案時,沒等我說幾句,他就會不耐煩地打斷我,說隻要我完成應該做的工作就行。”

    朋友不解地問:“是不是你得罪過領導,所以他不愛聽你說話?”

    虹飛搖搖頭說道:“別人跟他說話時,他也是這樣的。他要是跟我們說話,就算說上一天,我們也得聽著,但要是我們跟他說話,哼,他能認真聽上5分鍾就不錯了,他總覺得自己說的都是真理,我們就應該聽,而我們說的就是廢話,讓他聽就是浪費時間。”

    或許你會覺得虹飛是雞蛋裏挑骨頭,不去適應領導反而想讓領導配合自己。但不管是站在哪個角度,我們都不得不說,虹飛的經理在溝通方麵確實存在一定問題,他不善於貢獻自己的耳朵,傾聽下屬的所思所想。這樣的領導,不招致下屬反感才怪呢!

    曆史上類似的慘劇還不少,例如商紂王。殷王朝的“中興氣象”,滋長了紂王的自信,他變得剛愎自用,美酒相伴,朝夕笙歌,聽不進大臣們的任何諫言,還將進諫大臣箕子囚禁了起來,還殘害自己的親叔叔比幹,結果諸侯漸有離心,百姓日益怨恨。假如商紂王能廣開言路,察納忠言,何至於落個身敗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場?

    上天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卻隻有一個嘴巴,就是要我們多聽少說。溝通最為有效的方式,不是自己盡心竭力去表達,而是收斂自己的言語,學會傾聽,少說多聽。

    對將才而言,傾聽下屬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領導能夠傾聽下屬的聲音,本身就表達了一種對他們的尊重。而且,很多時候,傾聽能使你真正了解下屬的想法,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更好地做好下屬管理的工作,避免工作上的盲目性。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生於肯塔基州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先後當過伐木工、船工、店員、郵遞員,這些經曆使林肯對普通人民群眾有了一種深厚的感情。出任美國總統後,為了不和民眾之間拉開距離,林肯始終善於傾聽民眾的心聲。

    為此,林肯在白宮外麵度過的時間要比在白宮多。他常常不顧總統禮節,在內閣部長正在主持會議時走進去,悄悄地坐下來傾聽會議過程;他不願坐在白宮辦公室等待閣員來見他,而是親自前往閣員辦公室,與他們共商大計。而他在白宮的辦公室,門總是開著的,政府官員、商人、普通市民等人想進來談談都可以,不管多忙他也要接見來訪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