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貴的複仇是寬容。

——雨果

寬容是成大事者的必備素質,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大智慧。寬以待人,才能使人才各顯其能,成就大事。

戰國時代,趙國將軍廉頗武功高強,戰場上曆經百戰,屢立戰功。然而,當文官藺相如憑借大智大勇完璧歸趙後,地位卻勝過了廉頗,他被趙王拜為了宰相。對此,廉頗非常不滿,私下說:“藺相如有什麽了不起?不就在秦王麵前耍了幾句嘴皮子嗎?再怎麽說,他的官職也不該比我高啊。哼!等我見到他,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藺相如聽說後,不僅沒有生廉頗的氣,還千方百計地避開廉頗,避免與他直接見麵。

人們都以為藺相如懼怕廉頗,對此,藺相如解釋說:“我並不害怕廉將軍羞辱我,更不怕廉將軍讓我在眾人麵前丟麵子。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秦國人正盼著我們將相出矛盾、國內出亂子呢。若我與廉將軍互不服氣或者互相拆台,那秦國一定要乘虛而入。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我會與廉將軍和平共處,等廉將軍想明白了也就理解了。”

廉頗聽到這番話後,感到十分慚愧,跑到藺相如的家裏去請罪:“我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窄。我實在沒臉來見您,請您責打我吧。”藺相如呢?見廉頗親自來請罪,輕輕一笑,與之握手言和。從此,兩人同心同力,一文一武輔佐趙國日益強盛。

無疑,藺相如是一個性格寬容的人。麵對廉頗的挑釁和羞辱,他態度謙和,不驚不慌,盡可能維持相對穩定的關係。最終,他贏得了廉頗由衷的認可和尊重,進而齊心協力使得趙國日益強大,最終他也成為後人稱頌千年的賢人。

寬容是為帥者的必備性格,那麽,具體怎麽做到寬容呢?

寬容雖然聽起來很深奧,但它完全可以著眼於喜怒哀樂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一個性格寬容的人,往往能夠克製自己的情緒,戰勝憤怒、怨恨和仇視,在不偏激、不固執、公平公道的基礎上處理問題,如此,再大的問題也能得到和風細雨般的化解。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戴爾·卡耐基經常到各地進行演講,他的演講稿一般都由秘書莫莉小姐準備。一次準備演講稿時,莫莉小姐因為有事情急著回家,匆匆地將“演講稿”打印好後,放在卡耐基先生的包裏,便匆忙離開了辦公室。誰知,第二天上午演講的時候,卡耐基先生打開演講稿,剛念了幾句,下麵便哄堂大笑起來。

原來,卡耐基先生這天原本給人家演講的是如何擺脫心理憂鬱,創造和諧的主題,誰知讀的卻是一段關於如何讓奶牛多產奶的新聞。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很多人會暴跳如雷地指責秘書,但卡耐基先生用了一分鍾時間整理情緒後,將演講稿放在一邊,心平氣和地開始根據自己先前整理的觀點,若無其事地繼續發表自己的演講。

事後,莫莉紅著臉檢討說:“對不起,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

“沒關係。”卡耐基笑了笑,“這次我自由發揮得很好,真得感謝你呢!”

莫莉尷尬地笑了笑,以後她在工作中一絲不苟,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

錯誤。

克製自己的情緒,使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做到平心靜氣,不爭一日之短長,不爭一言之褒貶,這絕不僅僅是性格的問題,就某種程度上說,它既決定著一個人的氣質和生活品質,也關乎為人處世的成敗得失。

這就提醒我們,一個人要想成為將才,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要把持住自己,以不急不躁、不溫不火的方式處世,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化,這樣才能得到天時、地利、人和,這大概也就是“將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