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馮玉祥

    有句成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意思是說出的話就要做到,這是做人的學問,也是做將的學問。將才,在部下心目中是一個“官”,要為好官,先要為好人,要為好人,首先就要講誠信。誠,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製定了新法,試圖在秦國實施變法。但是,商鞅又擔心老百姓不信任自己,不按照新法令去做,怎麽辦呢?商鞅命人在城南門豎了一根3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10兩金子。”10兩金子?這對當時的百姓來講可不是個小數目,有的人家一年也沒這麽高的收入呢。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有這等好事,擔心這不過是戲弄人的把戲,不會兌現。於是,商鞅又將獎勵的數目提高到50兩金子。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時,圍觀的人中站出來一人,隻見他扛起木頭,從南門一直走到北門。商鞅立刻賞給了那人50兩金子,分文不少。這件事立即傳開了,一下子轟動了秦國。就這樣,商鞅在百姓中樹立了威信,人們願意遵守他推行的法律,新法得以順利實行,為秦國最終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

    不難看出,商鞅堅守言行一致,贏得了百姓們的信任和尊敬,也奠定了自己的領導地位。將才,就需要這樣來立信。把“誠信”當成人生第一要義,也就奠定了領導他人的根基。如果一個領導者能為大家所信賴,那無論是命令還是決策,都會被認可而執行。

    問題是,生活中有些領導好麵子,在下屬麵前總喜歡說大話,以示自己的卓越與超然;或者為了籠絡和激勵下屬,喜歡大表決心和許諾,如“我們公司很快就上市了,到時候人人是股東”“若能超額完成任務,大家月底能拿到40%的分紅”……而後往往又辦不到。

    殊不知,這樣或許能引來下屬的支持,但當最終的結果出現時,人們也就明白這樣的話是多麽膚淺而不可信任。一旦形成這一判斷,你即使花費千百倍的精力,也不能進行再次更改,你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會充滿阻力,而且也沒人願意在你的手下效力。

    誠信既然如此重要,那該怎樣去建立呢?

    誠信,並不存在於驚天動地的業績,也不依賴於與生俱來的天賦,而在於對言行的堅守。將才的性格中,應該舍棄一分言語的浮躁,多幾分穩重與謹慎,經過更多思考與斟酌的言語,必然含有更多的分量,而當自己的性格呈現如此時,相信大家必會對你有更多敬仰與尊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