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為都是在為堅實個性的形成而打基礎,如學會用清晰的思維思考問題;用堅持不懈的心態對待工作;當心裏存在著幾種相互衝突的動機時,我們能夠將它們進行篩選;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瑣事,我們也不會草率地下決定;用自己的意誌潛移默化地影響別人的行為;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某些行為時,使自我指導的能力得到提升等。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存在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是它時刻控製著我們的行為,這股力量就是道德感。

    為了給道德感建造一個適合它居住的房間,我們要加強我們的身體素質,比如盡量少飲酒,經常到戶外進行體育活動。此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事需要我們去做,那就是堅持不懈地訓練我們的意誌,以便恢複心理上的疲勞。

    孩子在進行自我教育的時候,心裏會產生一些複雜的、需要進行比較和判斷的內心活動,當他們把這些內心活動付諸實施時,他們既增長了智力,又培養了意誌。這是一門“學問”,它能夠幫助孩子擺脫對他人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孩子在掌握這門學問後,能夠準確判斷出是否應該拿取某件自己非常想要的東西,也能夠用隨著音樂起舞的方式放鬆自己的身心,他們還能夠抑製內心不合時宜的動機,比如說在應該安靜的時候產生的想要運動的動機。上述的種種行為都表明了決定是孩子將意誌付諸行動的途徑。當一個孩子的生活不再處於紊亂的狀態,能夠將自己的行為安排得井井有條,他將不再懷疑和膽小,心理也將不再混亂。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擁有條理性和清晰性會怎樣呢?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孩子就不會形成清晰的思維。有些老師習慣讓孩子背誦一篇又一篇的課文,禁止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聲稱這是為了孩子們好。這些老師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做法會妨礙孩子的成長,長期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很難學會自己作決定,也無法形成自己的意誌。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內心會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他們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需要獲得一些東西,然而提出“孩子不需要有意誌”的老師們恰恰剝奪了孩子們的這種權利。

    如果我們不改變這種教學觀念,繼續延續這種教學方法,對孩子們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孩子如果在意誌發展的初期處處受製於人,無法得到適當的發展,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膽小。他們會失去承擔責任的勇氣,哪怕是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時,如果得不到自己依賴的人的幫助和認同,他們就不敢回答。比如說有一個孩子明明知道櫻桃是紅色的,但是當一位女士問他櫻桃是什麽顏色的時候,他卻因為膽怯不敢回答。心中的緊張和恐慌讓這個孩子不知所措,最後隻得向這位女士表示,自己要先回去問一下老師。

    意誌機能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機能,它能幫助一個人作決定。每個人都需要建立這種意誌機能,並需要不斷強化這種機能。病理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意誌機能不同於意誌的其他因素,它起到支撐人格的作用。有一種心理疾病叫“懷疑癖”,這種疾病的主要表現為無法對事情作出決定,並為此感到強烈苦惱。

    我曾接觸過一名患有“懷疑癖”的病人,他每天都會收集垃圾桶裏的東西。因為他總是認為有人會在無意之中將有用的東西扔進垃圾桶,所以他不敢輕易將垃圾收走。有時,他會在裝好垃圾準備離開時,突然轉身去附近的居民樓裏挨家挨戶地敲門,向住戶們詢問是否曾向垃圾桶裏扔過什麽重要的東西,等到所有住戶都向他表明垃圾桶裏沒有重要的東西後,他才會帶著垃圾離開,但過不了多久,他又會回來重複地做同樣的事情。在一遍遍的循環中,他感到絕望,隻得找到心理醫生,希望醫生可以為自己提供讓意誌力變強的方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