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停地告訴他:“放心吧,垃圾桶裏沒有值錢的東西。你可以放心地做你要做的事情。”在我們這樣對他說後,他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他的眼中充滿了希望,口中喃喃道:“太好了,我不用擔心了。”他一邊說著,一邊走出了診療室,可是沒過多久,他又一次出現在我們麵前向我們問道:“我真的不需要擔心了嗎?”我們再一次肯定地告訴他:“你真的不需要擔心,什麽事情都沒有。”這一次,是他的妻子將他帶離了診療室。等我們望向窗外的時候,我們看見他站在大街上,好像正在和他的妻子爭執著什麽。然後,他向我們跑了過來。當他第三次出現在診療室的時候,他問的依舊是同樣的問題:“我真的不需要再擔心了嗎?我真的可以放心了嗎?”

    作為一個正常人,我們在生活中也免不了受到“懷疑癖”因子的影響,有時會對身邊的事情產生懷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會在出門後反複確認門是否已經鎖好,他們會握住門把手向外拉,以確定門真的鎖上了。有些人在走出一段距離後仍不放心,於是他們會回頭向自己家的門望幾眼,他們明知自己已經進行過確認,可還是抑製不住心中想要回頭再次確認的衝動。

    我們也能在一些小孩子身上發現類似的事情。有的孩子總喜歡在睡覺前看看自己的床下有沒有小貓或小狗,其實他們也知道什麽都不可能有,但還是會忍不住這樣做。看到床下什麽都沒有,他們就會躺下,蓋上被子準備睡覺。可是躺了一會兒,他們又從床上爬起來,再一次向床下張望。

    “懷疑癖”因子就像一種細菌,它會在人體內到處蔓延,最後導致人總是感覺虛弱。我們可以暫時掩飾這種虛弱,比如說在蒼白的臉上擦一些胭脂,讓自己看起來仍和健康人一樣麵色紅潤,但這種方法卻不是長久之計。時間久了,這種虛弱感會滲入人體各個器官,對人體的危害也會日益加重,如果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想到要醫治,就來不及了。

    我們應該在平日中注重對意誌的訓練,這樣身體在有效地完成一件任務時,意誌的價值才能被體現出來。訓練有助於提高我們行為的精確性,正所謂“台下一年功,台上十分鍾”。我們知道每一項技能在達到完美之前都需要經過訓練,無論是舞蹈或是鋼琴,沒有人可以不付出一點的努力就將它們完全掌握。無論做什麽,動作的協調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讓這兩種能力得到強化,最好的訓練時間就是嬰兒期。

    我們在進行純粹的生理運動時,隨意肌會運用兩種相對抗的方式運動,比如一部分肌肉在我們伸展胳膊時起作用,另一部分則在我們彎曲胳膊的時候才起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一些動作如伸臂和曲臂、站起和下蹲等,都是在這兩種相反的肌肉作用下完成的。我們進行肌肉運動時,身上的肌肉會進行合作,從而達到我們最終想要達到的目的。

    在不同肌肉塊的合作下,我們能夠擁有優美的體態,能夠完成剛勁有力、優美大方的動作,還能根據不同的旋律和節奏作出相應的動作。動作方麵的訓練是為了使有對抗性的動作相互配合,但要注意一個前提,即機體已經具備了自然而然的動作協調能力。運動和舞蹈方麵的特殊訓練都要基於這一基礎,然後才能開展具體的動作訓練。

    意誌對訓練有著必然的作用,比如一個人想要參加比賽,他就會在訓練時更加用心和努力。運動本身具有隨意性,但無論是單純為了訓練肌肉協調而進行的運動,還是更複雜的運動,當它們受到意誌的指揮後,就會變得更加有條理,就好像一支受過專門訓練的隊伍所表現出的一樣。

    我們已經明白培養孩子的能動性十分重要,所以再沒有人會強迫孩子完全靜止、一動不動,也沒有人會將孩子的四肢綁在椅子上,最後導致孩子四肢癱瘓。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我們需要注意,我們不應該隻給孩子講一些有關雜技演員、摔跤冠軍之類的故事,然後希望孩子們對運動產生興趣並進行模仿,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