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行為主義研究了很久,也由此衍生出了許多條理論,可是很遺憾,這些理論在用來解釋生命的奧秘時都顯得蒼白無力。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些理論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生命是如何成長的。我們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動物都遵循著同一種構建計劃。這一計劃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研究中,比如說對胚胎的研究,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甚至是對整個社會的研究。我們從研究中得到一個很有意義的發現:不管是人、兔子或是別的什麽動物,隻要是動物,它們的胚胎就都是類似的。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著相似的發展曆程,可是當它們真正形成個體的時候,彼此之間就出現了很大的差別。我們說過,新生兒可以被看作一個心理胚胎,所有的新生兒都差不多,所以,所有處於這一階段的新生兒們都應該被平等地對待。不管這些新生兒在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從事怎樣的職業,過怎樣的生活,至少現在,他們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都將經曆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當然,這一成長過程也是相同的。所以說,我們在對新生兒進行教育時,應該以他的本性為基礎,這一點適用於所有新生兒。

    事實上,在孩子內心成長和發展的路上,我們能為他們做的事並不多。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著一個特有的個性,這一個性的發展是外人所無法控製的,作為家長,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挪開他們自我發展路上的絆腳石,幫助他們實現自我。上一節中,我們提到了敏感點和器官,知道了器官與敏感點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辦法進一步對生命產生的過程進行解釋和描述。我們也無法說清,究竟為什麽每個個體都是相對獨立的,並且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

    美國費城的學者們對生物學進行研究後,於1930年得出一個發現:大腦中視覺神經中心的出現要早於視覺神經的出現,甚至在眼球還沒形成的時候,這一中心就已經存在了。根據這一發現,他們得出一個結論,就動物而言,心理形式要比生理形式早出現很久,也就是說,動物的本能和習性並非是受器官所控製的。這一結論與現行的理論完全相反:按照舊的理論,動物的習性是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而按照如今費城的學者們的理論,我們身體的各器官都是在心理活動的影響下,為了能夠適應心理需求並符合本能習慣而形成的。在過去,人們認為身體的調整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後產生的,而控製這一調整的就是內在的意誌。新理論與舊理論的不同點在於,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了動物本能的習性或行為上。

    上述的理論可以通過對牛的研究得到證實。我們都知道,牛很強壯,很結實,生命力很強,它從地球上出現植物的時候就出現了。青草很難被消化,於是牛長了四個胃,用於儲存那些暫時沒有消化掉的青草。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地球上可以吃的東西很多,既然青草這麽難以消化,牛為什麽不選擇其他的東西當作糧食呢?通過仔細觀察,人們發現牛吃草不隻是為了填飽肚子那麽簡單。牛在吃草的時候不會將草連根拔起,而是在接近草根的地方將草咬斷,好像園林工人修剪草地一樣。牛這樣做其實幫了草一個大忙。青草對自然界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不僅能夠使土壤更牢固,保持水土,還能優化土壤。青草如果不進行修剪,就會在開花、打籽後很快枯萎,所以牛吃草反而能讓草長得更好。另外,牛的糞便可以作為青草的肥料,為青草提供營養,牛蹄對青草的踐踏也成了利於青草生長的因素。我想,除了牛之外,應該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或機器可以做得如此之好。所以我認為,牛能這樣做,完全是由於在它的體內有著一套由大自然設計好的程序,牛與草的關係就好像烏鴉與禿鷹的關係一樣,互為對方服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